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报捷应天大结局 (第1/2页)
第125章 报捷应天(大结局) 图鲁听了此言,也以为然。值其女归宁,遂略述此意,并叫他转告秃鲁帖木儿,速速改过。秃鲁帖木儿得了此信,暗中想道:“皇子为君,必致杀身。” 忙去报告顺帝道:“哈麻说陛下年老,应即内禅。”顺帝道:“朕头尚未白,齿尚未脱,何得为老?还是哈麻另有异图,卿当为朕效劳,除去哈麻。” 秃鲁帖木儿奉命而出,授意御史大夫搠思监,令他劾奏哈麻。搠思监即于次日入内,痛陈哈麻兄弟罪恶。顺帝故意道:“哈麻兄弟侍朕日久,且与朕弟宁宗同乳,姑行缓罚,令他出征自效。”搠思监听了此言,暗道:“此事坏了。” 飞步退出,奔入右丞相第中。右丞相定住见他形色仓皇,忙问何事。搠思监道:“皇上欲除哈麻,命我劾奏,我即入内陈奏。皇上又谕令缓罚,倘为哈麻所知,岂不恨我!” 定住笑道:“你弄错主意了,当面陈奏,没有章疏,如何可以援案处罚?”搠思监道:“如此奈何?”定住附耳密谈数语,搠思监喜悦而去。定住遂与平章政事桑哥失里联衔奏参哈麻兄弟。 果然奏疏夕上,诏书朝降,将哈麻削职,充戍惠州,雪雪充戍肇州,兄弟二人被押出都,行到中途,被押解官活活杖死。顺帝即拜搠监思为左丞相。不上多时,定住免职,搠思监又为右丞相。 左丞相一职,仍起用故相太平。其时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早已正位东宫,见顺帝荒yin更甚,深以为忧。前闻哈麻倡议内禅,心下极为赞成。及哈麻贬死,内禅之议复辍,不禁转喜为忧,密与生母奇氏商议,再谋内禅。 奇氏恐太平不允,令宦官朴不花,先行谕意,太平不答。又召太平入宫,赐以美酒,重申前谕,无如太平坚执不允。奇氏由此生怨,遂令监察御史买住,诬劾太平所荐之左丞成遵、参知政事赵中受赃枉法,下狱杖死。太平知不可留,遂即上疏辞职。 顺帝下谕慰留,未知太平肯奉职不辞否,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太平上疏辞职,顺帝下诏慰留,太平连上数疏,决意乞休。顺帝命为太保,养疾都中,那皇后奇氏,自太平乞退,更加肆无忌惮,力谋内禅。 宦官朴不花本与奇氏同里,及奇氏得宠,遂召入宫中,大加爱幸,如漆投胶,无恶不作。御史大夫老的沙为顺帝母舅,深恶朴不花,屡次参弹。奇氏遂进谗言,顺帝乃封之为雍王,遣令回国。 老的沙路经大同,将朝事告知孛罗帖木儿,劝他举兵入清君侧。孛罗遂举兵入居庸关,各隘守将闻风而遁。皇太子闻报,率侍卫兵,出光熙门,前去击截。卫兵溃散,只得东奔兴松。孛罗大军直至清河列营,京师大震。顺帝命国师达达往谕。 孛罗道:“我无他求,只要把jianian相搠思监、宦官朴不花执赴军前,我即退兵。”达达还报,奇氏要保全性命,没有法想,只得挥着痛泪,将两人执送军前。 孛罗见了两人,不由分说,砍成rou泥,然后率兵仍返大同。奇氏以为孛罗兵退,可以保全性命了。 哪知内室之戈方退,大明之兵已至,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直攻京城。看官,你道明兵如何来得这等捷速?原来朱元璋自立为吴国公之后,搜集人材,招募兵士。 武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等,文有李善长、刘基、宋濂等,先略浙东,次平江表,所经各地,秋毫无犯,民心大悦,望风归向。 元廷曾命户部尚书张昶至江东招降,授元璋为平章政事。元璋极陈元廷失政,只一席言语,反将张昶说动,留在元璋营中,效力戎幕。便是海上的方国珍,也慕他威名,命使奉书,愿献温、台、庆元三郡。 独有陈友谅、张土诚互相勾结,与元璋抵抗。张土诚遣将吕珍,攻入安丰,杀刘福通,拘韩林儿。元璋率徐达、常遇春兼程赴援,杀退吕珍,迎韩林儿居住滁州。陈友谅闻元璋往救韩林儿,便大兴水师来攻洪都。洪都系龙兴改名,朱元璋从子文正与偏将邓禹等协守。 陈友谅兵来,一面守御,一面飞报朱元璋。朱元璋亲领大军来救,师至湖口,陈友谅亦撤围东行,渡鄱阳湖至康朗山与朱元璋军遇。朱元璋督兵死战,纵火焚友谅舟,陈友谅大败,中箭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