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兼平寇元帅 (第2/2页)
桂英也是万万没想到,黄文炳居然还留在中州。 “千真万确!”高家兄弟道“这夷明山的寨主,乃是黄文炳认下的外甥,名唤全义,麾下多有些人马,靠着打劫过路客商为计。若夷明山不平,我等兄弟二人便缴不了圣旨,但若想要平了山寨,我等手中的兵马。 不过几千人,又怎是那数万山贼的敌手?还请穆元帅下令,派遣禁军,征伐夷明山,荡平贼寇,生擒党魁黄文炳。”穆桂英问道:“不知这山中,有多少人马?”高家兄弟道:“山中人马不过数万人。 只是这夷明山,依山傍水,处处险要,却是易守难攻。”穆桂英叹了口气,她虽然在迫不得已之下,放走了庞集与黄文炳,但自己所受的屈辱,却是一丝一毫都没有忘记,她也正想寻个机会,将庞、黄两名逆贼,绳之于法。 只是她一直以为,这两人一路奔逃到西夏去了,不料黄文炳竟因沿途禁卫军阻拦,滞留在三晋之地。 “数万贼寇,虽是乌合之众。但动用禁军,需启奏圣上。待明日,本帅将此事上奏天子,如得了天子应允,自当发兵平灭。你兄弟二人今日暂且回府,若是明日,朝会之上,天子下了圣旨,本帅自会让高王爷告知二位。”穆桂英道。 高猛、高强二人谢过元帅,告辞出了天波府。次日一早,穆桂英早朝之时,将高家子弟追杀庞、黄二贼,黄文炳在兵荒马乱中失散,投奔盘踞夷明山的外甥等事,一一向皇上奏明。宋仁宗见了奏章,道:“黄文炳在朝为官之时,私通敌国,妄图窃取中原神器,罪不容诛。 去年京师贼乱,多亏呼、杨、高、郑四位卿家鼎立相助,方才保得江山无虞。今日那贼魁又啸聚山林,丝毫未见悔改之意。朕登临大宝,岂容这等逆贼为非作歹?穆卿所奏之事,理当应允。 只是当今海内,江南、陇上叛贼四起,将帅多在边庭。高强、高猛兄弟二人,虽是将才,却非挂帅之人,不知诸位爱卿,哪个愿挂平贼元帅之大印?” 这时,征南王高锦出班奏道:“臣一家蒙圣上信赖,清查朝中叛党。想那黄文炳乃是逆党之首,理当由老臣挂帅,去平定夷明山贼寇。”宋仁宗道:“高王爷,你年事已高,不似当年,岂能经得住鞍马之苦?”穆桂英也奏道:“圣上说得极是。 高王爷乃是堂堂一国王爵,平灭区区夷明山贼寇,何劳王爷亲出?微臣托陛下鸿福,身负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理当替圣上分忧,以尽分内之责。” 宋仁宗一听穆桂英愿意挂帅,亲自出征,不由龙颜大悦,道:“如此甚好!由穆卿挂帅,朕当安心矣!”高锦也不争执,退到了一边。 “只是…”宋仁宗担忧道“江南、陇上群贼蜂起,京中精锐羽林皆去了两处平贼,如今京师之内,能战者不过数万,还要戍守汴梁,着实无兵可派,该如何是好?” 既选定了元帅,皇帝又为了兵员之事愁苦起来,穆桂英赶紧道:“请陛下宽心,那夷明山贼众,虽有数万人。 不过多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臣只需调用五千御林军,前赴夷明山即可。待到了山下,臣以大元帅之令,再行征调当地厢军。想那三晋之地,皆是忠勇能战之士,闻得号令,定然四面来投,破贼不过反掌之易耳!” 这几个月来,穆桂英虽然不愿提及自己在地下城被迫为娼之事,但那样的奇耻大辱,她又怎能说忘就忘呢?因此她时时耿耿于怀,暗暗发誓,若有机会定要再寻庞集和黄文炳复仇。如今听说黄文炳并没到西夏。 而是盘踞在山西,便一心想要借此机会,也要让黄文炳尝尝她的苦头!宋仁宗闻言大喜,道:“如今甚好!传朕旨意,封穆桂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平寇元帅,领兵五千。杨文广为先锋,令一千人先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