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底下围着一簇 (第2/2页)
分华美,子玉恰恰的挤在车前,文泽见那少妇目不转睛的看着子玉,见子玉倒低了头,却无路可走。 见那少妇一手把着车门,将身子一松,伸出一只脚来,正是三寸莲钩,纤不盈握。见他先盘了那边的腿,然后将莲钩缩进,盘好坐了,那只纤手也就放下。见他对着子玉嫣然微笑。文泽扯扯王恂的衣服,低低的说道:“你看似为着庾香,要显显他的莲瓣。” 王恂点头。仲清又在文泽后面说道:“焉知他不是为着你?”文泽笑道:“不像。”又低低的叫道:“庾香,那《施公案》有什么好看,你尽望着那几对灯。”子玉回转脸来,却与那少妇相对,见那少妇还在玻璃窗内看他,颇觉不好意思。 一会儿车才开动,文泽见那车沿下,挂了一个小洋灯,画着两个如意,一面写着四个小字是:起盛号潘。后头又是一辆。也是一个少妇,却生得奇丑,堆满了一脸黑rou,涂起粉来。 虽然晚上,也看得是紫油油的,打扮倒各样的讲究,还在里头抹巾障袖的做作。文泽看他灯笼上贴着一个”花”字。开动车,接着过去了。 四人又逛了几处,街道又窄小起来,文泽对子玉道:“方才这个少妇,那样顾盼你,你也不回个情儿,倒只管看那旧纱灯,什么意思?难道那样少妇,还不足以当一盼么?” 子玉笑道:“我没留心他,他也不曾看我,是物色你们的。”四人说说笑笑,又看了几处灯。 只见一群妇女,也是步行,结着队乱撞过来。四人看这妇女们有十几个,有绸衣的,有布服的,油头粉面,嘻嘻笑笑,两袖如狂蝶穿花,一身如惊蛇出草。他也不顾人好让不好让,直拥过来。内中一个想是大脚的,一脚踏来,踏着了王恂靴头。 王恂一只新皂靴黑了半边,被他踏得很疼,说不出来,觉得这一脚就有三十多斤气力。王恂急忙让开。又见一个三十几岁一个妇人,身量生得很高,穿着双高底鞋,眼望着灯。 脚下踏着了一块砖,身子一歪,几乎栽倒,恰拾碰着子玉,他就把子玉的胸前一把揪牢,才站稳了,子玉倒几乎跌下,唬得心中乱跳,正不知他是何缘故,那人放了手嗤嗤的笑,一齐挤了过去。 听得有个妇人说道:“这些爷们实在可恨,睁着大眼睛瞧人,难道他家里没有娘儿们的,故意挡了路不放人走。”仲清等听了大笑。 王恂道:“真晦气,被他这一脚,踏得我很痛,他还说我们挡了路看他。”子玉方定了神,说道:“我方才被他这一揪。 真唬杀我。我当他认错了人,不要动手打起来,这不是晦气?不料妇女中,竟有这样蠢材。较起才见的车中人,真又有天壤之隔了。” 文泽哈哈大笑道:“不上高山,不见平地。你原来是皮里阳秋,暗中摸索。那个车中少妇,得你这一赞,也不枉他顾盼多时了。” 子玉也觉微笑,又道:“这些灯也没有什么好逛,路又难走。不如坐车回去罢。”王恂道:“早得狠,回去也无甚意思。” 文泽道:“我们到怡园去看灯罢,还听得有好灯谜,去猜几个顽顽也好。”子玉道:“我不认得主人,既是晚上,又是便服,如何去得?” 仲清道:“这倒不妨。徐度香这个人,却是我辈,全不在形迹上讲究的,况且他园中,还有萧静宜,更是个清高满洒的人,就去逛逛,倒也不妨。” 三人都要去,子玉也中得同去。于是各上了车,书童跨了车沿,望怡园来。约有二里路,过了南横街,到怡园门口下了车。 只见一带都是碎黄石砌成的虎皮园墙,园门口是绸子扎成的五彩牌坊,只空出见方五尺“怡园”两个大字。 下挂着四盏一串八行五色画花琉璃灯。进了园门,屋内八扇油绿洒金的屏门。靠门一张桌子,围着六七个人,在那里写灯虎字条。旁边一张春凳,摆着些荷包、花炮,及文房四宝,预备送打着的彩。正中间顶篷上,悬着个五色彩绸百褶香云盖,下挂一盏葫芦式样玻璃灯。 再进里边,却是三面栏干,靠墙一个方亭子,塘上一盏扁方玻璃灯,上贴着许多字条,底下围着一簇,约有二十来人。 走上亭子台阶,却巳看见迎面写着八个灯谜。仲清将要看时,只见怡园的家人上来请安,说:“少爷们何不到里边逛逛?” 文泽即问他主人,那人说道:“我们老爷在外赴席未回,萧老爷在家。”王恂道:“我们猜了几个灯谜。再进去不迟。” 于是同看第一个是:“双栖稳宿无烦恼,认得卢家玳瑁梁。”下注《礼记》一句。子玉正在思索,只听得王恂问仲清道:“这可是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仲清道:“只怕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