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_第49章半沉半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半沉半浮 (第1/2页)

    第49章 半沉半浮

    进了一个院落,子云便请大家宽了公服。又道:“今日天气甚热,红日照人,且龙舟在吟秋水榭,榴花在小赤城,离此颇远,不如乘马过去。”

    家人们已预先备马伺候,即带过来,四人都乘上了,从峭壁下左手转弯,高高低低,曲曲折折,走上青石羊肠小径,有些古藤碍首,香草钩衣。

    走完了山径,便顺着围墙而走,那边是池水涟漪,依红泛绿,堤上一带短短红阑,修竹垂杨,还有些杂花满树,流莺乱飞,已令人尘襟尽浣。

    不到半里,又是一堆危石,叠成高山,有十丈多高,如罗浮一峰,俯瞰海曲,挡住去路。子云请客下了马,从山脚走上石级,三十余层,有一小亭,中具石台石凳,署名曰“缥缈亭”

    对面望去,有几十株苍松,黛色参天的遮断眼界,树杪处微露碧瓦数鳞,朱楼一角。此间颇觉清风荡漾,水石清寒,飘飘乎有凌虚之想。春航道:“奇奥!

    文心一至于此,即匡庐之香炉峰,何以过之。”南湘道:“前似王麓台,此似萧尺木,幽邃处却不险仄。”子云道:“此皆静宜手笔,布置时曾数易其稿。”

    次贤道:“也亏那几株松树,不然也就一望易荆”春航道:“正不知静宜先生胸中有多少丘壑,的是驱排河岳神手。倪云林、徐青藤定当把臂入林。”次贤只得谦让几句。

    四人小憩了一回,走下石磴来,侧面有五间楼阁,恰作参差高下两层,似楼非楼,似阁非阁,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又是一番气象。

    窗前阑干外,就是一个十亩方塘,内有层叠荷钱,一半成盖。中间一座六曲红桥,欹欹斜斜,接着对面十数间楼榭。

    右边泊着几只小小的画船,都是锦缆牙墙,兰桡桂桨。次贤道:“那边就是吟秋水榭了。”再望水榭,却是三层,左手一带是一色杨柳低拂水面。

    接着对岸修竹长林,竟似两岸欲合,当下子云让客且慢过桥,先进那阁里来,恰是正正三间,细铜丝穿成的帘子,水磨楠木雕阑,阁中摆设,精致异常,说不尽宝鼎瑶琴,璇几玉案。

    阑边放一个古铜壶,插着几枝竹箭,中悬一额,曰:“停云叙雨之斋。”旁有一联,其句云:拜石有时具袍笏。

    看云无处不神仙。署款为华光宿。南湘失惊道:“此华公子手笔,不料其词翰如此。”子云道:“华公子天分极高,不过工夫稍浅,亦其势位所误。若论书、画、诗、词,倒与其境遇相反的。”

    春航道:“若仅闻于流俗之口,几乎失是人矣。即此联句,可见其胸次之雅。即此书法,可见其意气之豪。”说罢,远远望见水榭边,荡出两个花艇来,白舫青帘尚隔着红桥绿柳,咿哑柔橹之声,宛转采莲之曲,正是水光如镜,楼台倒影,飞燕低掠,游鱼仰吹,须臾之间已过红桥,慢慢拢桥,慢慢拢过来。

    只见王兰保液起罗衫,盘了辫发,鬓边倒插一枝榴花,手中拿一根小小的紫竹篙,一面撑,一面赶那些家凫野鸭,倒惊得鸳鸯、溪鸟乱飞起来。

    又有一个白鹭鸶,竟迎着阑干翩然而来,到了檐前,把翅一侧,已飞上山岩去了,次贤笑道:“所谓‘打鸭惊鸳鸯’,今日见了。”大家正看得有趣,又见船中走出几枝花来。

    一只船内是宝珠、漱芳,一只船内是蕙芳、素兰,共是五个。舟人把舟泊近阑干,南湘道:“芙蓉未开,水榭减色。有此众芳一渡,庶不寂寞。湘娥洛神,江湄游戏,我度香先生当以玉佩要之。”

    大家笑了一笑,群旦上来都见过了,次贤道:“你们看静芳窄袖踟蹰的,越显得风流跌宕。竹君之赞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真觉得摹拟入神。”

    南湘道:“静芳之倜傥,媚香之灵慧,瑶卿之柔婉,瘦香之妍静,香畹之丰韵,皆是天仙化人。若以其艺而观,则赵飞燕之掌上舞,张静婉之帐中歌,可以仿佛。”

    子云请客登舟,南湘等上得船来。看那船头,是刻着两个交颈鸳鸯,船身是棠梨木的,两边短短红阑,内是玻璃长窗,篷盖上罩着个绿泥洒花大卷篷,两边垂下白绫画花走水。

    船里是两个舱,底下铺了细白绒毯,靠后也是长窗,中间铺设一炕,两旁是鬼子穿藤小椅,间着几张茶几,中间一张圆桌,也可以坐得五六人。

    那一个船略小了些,是坐那侍从人的,此时王兰保却早换好了衣裳,斯斯文文的坐了,宝珠对南湘道:“你们早上到过王大人家没有?”南湘尚未回言,子云道:“我就在王宅邀来的。”

    于是众人谈谈讲讲,一路看园中的景致,有几处是飞阁凌霄,雕甍瞰地。有几处是危崖突兀,老树槎木牙。却也望见西北上一带长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