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是正直君子 (第2/2页)
成群。一面又打发内监带领数十豪奴,到上党去点收美田。 谁知一到田边,早已有淮安王派了庄丁,在那里看守田地。两家都是有大势力的人,如何肯让,一言不合,便动手斗殴起来,那班庄丁,十分凶横,打死了张家的豪奴。 那内监见事体闹大了,便扭住了看守庄田的头儿,一同进京来,在太尉衙门里告状,那太尉见原告是张贵妃的内监,被告是淮安王的庄丁。 这样大的来头,他如何敢问?便亲自到秦王府中来,请秦王判断。秦王也十分诧异,忙亲自到张府中去查问。 那张老儿拿出唐皇的诏书来,秦王看了,也无话可说,只得把这公案搁起,后来唐皇到洛阳来,一进了宫,张婕妤便哭诉秦王如何如何欺侮她父亲。唐皇听了大怒,立刻把秦王传进便殿来。喝问他:“如何不奉诏?” 吓得秦王忙忙奏辩说:“臣儿已有手敕在先,把上党的美田,赏给了淮安王。臣儿原也不敢专主,只因父皇有诏在前,许臣儿专权处决。”唐皇听了,不待秦王奏说完毕,便大声喝道:“我的诏令,却不如你的手敕吗?” 一句话,吓得秦王哑口无言,忙爬在地下,动也不敢动,这时裴寂在一旁,忙上去解劝,把秦王扶起,令内监送出宫门。这里唐皇叹着气,对裴寂说:“此儿多年斯杀,心气粗暴,被那班儒生教坏,非复我昔日的儿子了!” 到了第二日,圣旨下来,依旧把上党的美田赏给了张妃的父亲,但是张妃心中怨恨秦王的意思,终不能解去。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多几天。 那秦王府的属官杜如晦,又和尹淑妃的父亲结下了深仇,险些连世民也丢了王位,原来杜如晦和秦王是个患难之交,唐皇在隋朝做弘化留守官时,他便在府中,后来秦王打平了京城,便用杜如晦为兵曹参军。 生性忠正,很得秦王的信任。秦王此番因为上党的美田,受了冤屈,杜如晦很替世民抱不平。 常对他同僚房玄龄说,必要替秦王报了这冤仇。房玄龄劝说:“如今主上宠爱张、尹二妃,妃嫔的戚党,势焰正大,你却不可在虎头上搔痒,反误了主公的事。” 杜如晦听了房玄龄的劝,只得忍气吞声地耐着。无奈这时妃嫔的戚党,一天蛮横似天,他们里面仗着妃嫔的宠幸,外面又勾结着太子府和卫怀王府中的爪牙。 在京城地方,胡作妄为。大街小巷,抢劫jianianyin的案件,告到御史衙门里的,每天总有十多起,查问起来,十有八九是那班妃嫔的戚党犯下的案子,地方官深怕遭祸,便也不敢过问。弄得京城地方的百姓,家家怨恨。 ***在妃嫔的戚党之中,却要算张、尹二妃的父亲,最是跋扈,他们竟结合了太子手下的大盗侠客,去抢劫京师地面上的富户。这建成太子,历来跟着父皇东征西杀,手下原养着一班猛将。 又因为自己做了太子,别的弟兄,也各各分立私党,在背地里图谋他的也很多,他又收养着许多飞檐走壁的侠客。每在黄昏夜静的时候,悄悄地到各处王府里去探听消息,回府来报告太子知道,这一班侠客,原是大盗出身。 他在各处王府富户中出入,见了珍宝财物,总不免手痒。盗劫出来,那张、尹二妃的父亲,便做了窝家,专一收藏盗劫来的宝物,那些被抢劫的官富人家,把盗案报到官里,永没有破案日子的。 弄得满城的官家富室,顿时惊惶起来,那张、尹两家,胆子却越闹越大了,他手下的奴仆,见过路的人,手中拿了值钱的东西。 他们便用威逼着,喝令留下。这个情形,传在秦王府中,秦王只因从前吃过亏来,却敢怒而不敢言,那杜如晦知道了,他是一个正直君子,如何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