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艳史_第217章莫说和去沾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莫说和去沾染 (第1/2页)

    第217章 莫说和去沾染

    此时惟有李希烈固守蔡州,倔强不服。至贞元二年正月,又遣他部将杜文朝,来攻取襄州,被唐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所擒。

    三月,又遣部将袭取郑州,又被义成节度使李澄所败。希烈眼看着兵势日衰,便不觉积忧成疾,终日惟奄卧在床褥中。希烈有一个最宠爱的姬妾窦氏,小名桂娘,原是汴州户曹参军窦良的爱女。

    不但长得面貌美丽,更兼文才丰富。希烈取得了汴州,便慕桂娘的艳名,先使人送聘礼至窦家,言明欲聘取桂娘为次妻,那窦良爱他的女儿,好似掌上明珠一般。

    如何肯舍,便将那来使辱骂了一场,又把他的聘礼掷出庭去。***李希烈见娶不得窦桂娘为妻,他心中万分懊恨。又听说窦良向他遣去下聘的人。

    如此无礼,便老羞成怒,立刻遣发将士领亲兵数十人,拥至窦良家中,把这脂粉娇娃强劫了去,她父亲见来人如此无礼,如何甘心忍受,便提着剑在后面追赶着。

    可怜这窦良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年老力弱,如何追赶得上。看看那班强人,劫着他的女儿在前面跑着,他气急败坏地在后追着,不知不觉追了二十里路。

    窦桂娘在前面,看看她父亲追得可怜,又怕她父亲真地追上了,还免不了要遭强人的毒手,便回头带哭着对她父亲说道:“阿父舍了孩儿吧!

    儿此去必能灭贼,使大人得邀富贵。”窦良听了他女儿的劝告,眼看他女儿是夺不回来的了,便忍着一肚子冤气,回家去。

    他两老夫妻,相对大哭了一场。这窦桂娘见了李希烈却也不十分抗拒,希烈当日便如了他心愿,曲尽欢爱。从此日夕相依,爱如珍宝。

    后来希烈称帝,便册立桂娘为贵妃。桂娘趁此时机,便竭力拿她美色去媚惑希烈,又故意卖弄她的才情,常常替希烈管理军国大事。因此希烈平日无论什么机密,都被桂娘知道。

    待后来希烈奔至蔡州,桂娘对希烈说道:“妾见诸将,不乏忠勇之士,但皆不及陈光奇。妾闻之光奇妻窦氏,甚得光奇欢心。若妾与之联络,将来缓急有恃,可保万全。”

    希烈这时十分宠爱桂娘,岂有不言听计从之理!便令桂娘去结纳窦氏,闺中互相往来。桂娘小窦氏数岁,便称窦氏为姐,日久情深,便互诉肺腑。桂娘便乘间对窦氏说道:“蔡州一偶之地,如何能敌得全国。妹察希烈,早晚不免败亡,姐须早自为计,免得有绝种之忧。”

    窦氏听了颇以桂娘之言为是,便把这一番话去转告光奇。光奇便从此变了心,欲谋杀希烈,苦于无隙可乘。

    凑巧这时希烈有病,便拿黄金去买通了希烈的家医陈山甫,把毒物投在汤药里,希烈服下药去,果然毒性发作,立刻七窍流血,翻腾呼号而死。

    希烈有一子,甚是机警,见父亲死于非命,知为部下所害,故意把父亲的尸身收藏起来,秘不发丧,竟欲借希烈之命,尽杀旧时将吏。

    计尚未定,恰巧有人献入含桃一筐,桂娘乘机说道:“先将此含桃遗光奇妻,可免人疑虑。”希烈之子依她的话,便由桂娘遣一女仆,拿含桃去赠与窦氏。窦氏也是精细人,见含桃内有一颗形式相似,却非真桃。

    只是一粒蜡丸,外面涂以红色。心中知道蹊跷,待女仆转身去后,便捡出此蜡丸,与光奇剖丸验看,中露一纸,有细小蝇头楷字写着:“反贼前夕已死,今埋尸于后堂。

    孽子秘不发丧,欲假命谋杀大臣,请好自为计。”光奇连夜把他部下将士召来,告以机密之事。

    内有牙将薛育说道:“怪不得希烈屋中乐曲杂发,昼夜不绝。试想希烈病剧,如何有这般闲暇,这明是有谋未定,伪作音乐以掩饰外人耳目。吾等倘不先发制人,必遭毒手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