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宿在行宮中 (第1/2页)
第119章 宿在行宮中 玄宗想起昔日儿女私情,殿壁煎药的光景,便十分悲哀,原拟追封为皇后,只因碍着王皇后的面子,便也罢了,这时,有一个武惠妃,也是玄宗宠幸的,她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自幼儿养在宫中,和玄宗朝夕相见。 玄宗做藩王的时候,便和妃子结识上私情了。玄宗即皇帝位,封武氏为惠妃。诸位妃嫔中,惟惠妃最能明白玄宗的性情。每次玄宗临幸惠妃,诸事设备,都能合玄宗的意,使皇帝十分舒适。 惠妃容貌又十分美丽,虽不多言笑,但静默相对,自能使人心旷神怡。因此,杨氏去世以后,玄宗便常常在惠妃宫中起坐,颇能解得皇帝忧愁,惠妃便大得宠幸。 连生皇子二人,公主一人,都不满三岁,便夭折了,惠妃悲泣不已,皇帝竭力劝慰着,接着又生一皇子名瑁,玄宗欲惠妃欢喜,以襁褓时候,便封为寿王。 又怕养在宫中不祥,便抱出宫去,寄养在宁王府中。自寿王生后,又生盛王和咸宜、大华二公主。当时,王皇后在宫中权力甚大。 她仗着是太上皇聘娶的皇后,平日便不把诸位妃嫔放在眼中。太平公主之乱,王皇后又是从中预闻大计的,因此恃功而骄,但入宫多年,一无生育。 这时见皇帝宠爱武惠妃,心中甚是妬恨,每见皇帝,便说武惠妃的坏话。有时见了惠妃,后妃二人总是争吵不休,这时,惠妃身怀六个月的孕,皇后见了,心中更是妬忌。谁知因几次哭闹,震动了胎气,便小产下来。皇帝知道了,又是痛恨,又是痛惜。 当下便有废去皇后的意思,这一天,见姜皎进宫来奏对,玄宗便说起废立皇后的事体。姜皎忙跪下地去奏说:“帝后不和,非国家之福!”谁知这姜皎一转身,便到皇后跟前去告密。 皇后听了,十分恐慌,忙把国舅王守一唤进宫来,兄妹二人商量个抵制的法子。依皇后的意思,欲先下手毒死惠妃。 经守一再三劝说,皇后又想起京师地方崇圣寺和尚明悟久有压胜的本领,便令守一去和明悟商议,那明悟原和守一交友,听了守一的话,便说贫僧自有使帝后和好,又使皇后生子的方法。 守一听了,十分欢喜,忙送过一万银子去,那明悟和尚便在寺中筑起一座七层的高坛来,按着二十八宿的方位,用二十八个小和尚手执幢幡宝盖,分站在七层台阶上。又悄悄地进宫去,偷得一件皇帝平日穿过的衣裳来,写着生年月日时辱,镇压在坛下。 这和尚每日起五更上坛去拜祭北斗,连拜了四十九日,功德完成,从祭坛上取下一方香木来,交给王守一,恭恭敬敬拿进宫去,令皇后挂在贴身的黑衣上,说是皇帝自能把宠爱的心思用在皇后身上的。 这皇后信以为真,把这香木早晚不离地挂在贴身,这时,惠妃和皇后的意见愈闹愈深,各人都有心腹的宫女,混在左右打听消息。 那皇后的一举一动,早有心腹宫女报与惠妃知道,这时,皇帝夜夜临幸惠妃,惠妃一心想巴结上了皇帝,废去了皇后,自己稳稳做一个正宫娘娘。 趁着欢乐过后,便把皇后如何背地里令崇圣寺和尚行压胜的魔法,又说着谎道:“皇后贴身还挂着勾魂木,欲勾去皇上的魂魄,一意想候陛下千秋万岁以后。那国舅便造反自立为皇帝。” 玄宗心中原厌恶皇后的,再经惠妃如此一挑拨,不觉勃然大怒。他也不传宫中守卫,亲自大脚步赶到正宫去,那宫女们见皇帝怒气勃勃,飞也似地抢进宫来,也不及通报。皇后坐在镜台。 正梳妆着,从镜中望见皇帝已站在自己身后,不觉大惊,忙回身站起,一眼见皇帝脸色气得铁也似青,知道有大祸,忙跪下地去叩头,这时,皇后正散着发儿,皇帝伸手过去揪住皇后的鬓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