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一脸庄严 (第2/2页)
说。“这个我明白。”说着,从腰间拿出一两银子,递给守城士兵,说:“分给大家买碗酒喝吧!” 守城士兵接过银两,笑着说:“好。好。请刘爷跟我来。”我穿上蓑衣,打着雨伞,跟着守城士兵,走上陡峭的石级,上了城楼。 两水呼呼的打在我身上…我站在高高的聚宝门城楼上,向城门外眺望,出现在我眼前的情景,令我震撼不已,城外是一片泥地,在这片湿烂的泥地上,满布衣衫褴褛的灾民,密密麻麻的,没有一万都有八千。 他们有老有幼,有男有女,个个身上衣服尽湿,在雨中蜷曲着身体…隐隐听到两声之中,夹杂着哀号声和哭声…“轰。”的一声巨响,雨水下得更大,狂打在灾民的身上。我的眼睛聚满了泪水…眼前情景,可用四个字形容:“人间地狱。” 脑际彷佛听到刘德华的歌声:滔滔里,假使一个是你,问你怎么过…“开城门啊!”我转身大声叫道。守城士兵吓了一跳,说:“刘爷。没有兵部的命令,不得开启城门,违者立斩。” “放屁。”我伸出黄金右手,叉着守城士兵的颈,怒道:“立即开城门。”“刘爷…城门开不得。杀头的。刘爷还是找兵部尚书商量吧!” 是的,我清醒过来,不要为难士兵,于是我去找秦革这个龟蛋。秦革是南京兵部尚书,是个贪官,都不知收了我多少钱。 是的,我刘三贵,能够在南京有这么大的势力,就是跟这些见钱开眼的贪官勾结。是的,顺便一提,南京曾是明朝的京城,明朝开国洪武大帝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城。 后来他儿子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把南京作为留都,依旧设置兵、工、礼、户、吏、刑六部,但都是无实权的官员,只有兵部尚书最有权,因他手握南京防务重兵,从来都是手里握兵最有权。 明未时的抗清名将史可法,就是南京兵部尚书。我去到秦府,原来正在办喜事,秦革八十岁的父亲今天大寿。 正为他老人家筵开数十席祝寿。守门的被我喝退。我全身湿透的闯入兵部上书府第,走进坐满宾客的客厅,在场的贵客看到突然走出一个全身湿透的人,都感到诧异。喧哗的大厅立时静下来,衣冠楚楚的宾客们,都用奇异的眼光望向我。几个卫兵向我走近… “滚开。”我右手握着挂在腰间的长剑柄。卫兵都不敢走近我。“刘三贵。你来这里干什么?”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大声喝道。我斜视他一眼,我并不认识他。 “刘三贵来找秦尚书。”我大声说。“此刻是什么时候,秦尚书父亲今天八十大寿好日子,秦尚书正为父亲祝寿,有事改天再谈。”武将说。 “刘三贵有急事找秦尚书商议。”我大声说:“秦革,给我站出来。”众宾客都一阵哗然。因为我直呼秦尚书的名字,还叫他站出来“刘三贵。”一个身形高高瘦廋的年约五十岁的男人从席止站起身,正是南京兵部上书秦革,他大声说:“今天本官为父亲祝寿。你看不到此刻正宾客满堂吗?有事以后再谈,回去。”秦尚书一挥手,下逐客令。 十多个卫兵又冲上来,正想拔出佩刀…我大声喝道:“谁敢把刀拔出来,我刘三贵立即要他血溅厅堂。”说着紧握我腰间长剑剑柄。 上来的是秦府十八锐士,但他们没一个够胆拔出他的佩刀。情况尴尬。席间又有一位老者站起身,他白发飘飘,一脸庄严,正是南京礼部尚书张炎,他大声说:“有事好讲,今天是大喜日子,不要兵刃相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