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耍心机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4页)

    第七章

    罢下过一阵雷雨,空气又冷了不少。

    秋日将尽,东丹的天空阴霾一片,积云沈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瑟瑟的寒风更像一把利刀,刮得人睁不开眼。

    苍凉的古道上,萧靖海快马加鞭向前疾奔,五百多名劲装大汉紧随其后,清脆的马蹄声顺着寒风远远传了出去,引起无数回声

    昨天晚上,他离开桑晴后,连夜赶去忽汗城西南五百里外的摩会族居住地堪墩儿,向摩会族的族长黎莫借兵。

    事实上,经过一个下午的观察,他发现忽汗城内虽然戒备森严,但不知是不是耶律凯近期有所动作的缘故,军队全调到了周边,城里除了一千五百来人的卫戍部队外,没有其他军队进驻。如今的忽汗城,名副其实是一座空城。

    他虽然没有正式打过仗,但他相信,自己手上只要有一千士兵,绝对可以控制住忽汗城的局势,将城内的叛臣一网打尽。

    问题是,他现在孤身一人深入东丹内部,要到哪里去找一千名士兵呢?

    从外面调,肯定兵还没到就被耶律凯发觉,一场恶战是少不了的,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在忽汗城附近找,他虽有圣上的亲笔手谕,可以调动地方官府的军队,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忽汗城周边的将领,肯定无一例外都受到耶律凯的挟制,叛变的叛变,被害的被害,真有人愿意帮他,他也不敢轻易相信。因爲事关重大,万一不小心打草惊蛇,那可就麻烦了。

    面对忽汗城巍峨的城墙跳望了许久,萧靖海正无计可施之际,忽然想起自己的好友,北院大王耶律肆曾经跟他说过,摩会族的居住地就在忽汗城附近的堪墩儿。

    摩会族因爲得罪了前朝穆宗皇帝,而被视爲叛贼。当他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几乎遭遇灭族之灾时,奉命剿杀他们的北院大王耶律肆却网开一面,将他们逐出了大辽境内。

    到了本朝,当今圣上耶律贤仁慈宽厚,不但赦免了摩会族的所有罪名,还特准他们回到祖辈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堪墩儿。

    据耶律肆讲,摩会族的族长黎莫是个冷静睿智之人,而且相当有胆色,但就不知在这个节骨眼上敢不敢借兵给他。

    可是,不向摩会族借兵,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何况机不可失,错过了眼前这个大好时机,不知哪天忽汗城会变成一座空城,到时候情况如果改变,再要有什么动作就困难了。

    无论如何去找黎莫试试看,他当下做出了决定。

    本来以爲要花上一番口舌才能说服黎莫,没想到他在听完萧靖海的敍述。看过圣上的手谕后,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还不算,爲了表示对北院大王耶律肆的感激,黎莫还亲自披挂上阵,带着三千多族民助他平叛。

    他们连夜赶路,第二天下午就赶到了忽汗城,没花多少时间就不费一兵一卒击败了守城的卫戍部队,迅速控制住整个忽汗城,并切断了它与外部的所有联系。

    能有这么好的战果,萧靖海非常满意。

    究其原因,人多固然是其中之一,但这些年摩会族的族民爲了生存,一直处于流狼与战争之中,个个勇猛善战不容忽视,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摩会族族长黎莫调度有方,颇具大将之风。

    不过,他没有多少时间沈浸在喜悦中,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首先,他这个乙室王府的王爷不适合在人前露面,所以在攻下城池后,他赶紧从狱牢里放出忽汗城的刺使费朗多,让费朗多重拾旧部掌控城池。

    接着,他又率领一票人马直奔东丹王府,想在一举擒获耶律凯和那些反叛官员的同时,也快点将桑晴带回身边,以免她节外生枝出什么差错。

    然而到了东丹王府他才知道,耶律凯已经带着大小辟员去昭庆寺爲地龙开眼,当然,作爲让地龙开眼的主角,桑晴自是不能缺席。

    听到这个消息,萧靖海立时一阵头疼。他千交代万交代,要小晴别冒冒失失答应耶律凯任何事,她终究还是没听进去。

    他翻身上马往昭庆寺去,摩会族的族长黎莫也一路疾追,带着手下亲随五百多人跟在后面。

    自从上次不打不相识与北院大王耶律肆结成莫逆之交后,黎莫对同爲耶律肆好友的萧靖海也相当感兴趣。

    他今天之所以不计利益的出兵忽汗城,一半是爲了报答当今圣上和耶律肆对摩会族的恩情,另一半就是爲了结交传说中的神秘人物,大辽的乙室王爷萧靖海。

    而萧靖海对黎莫也是惺惺相借,但此刻因爲情势紧迫,他脑中除了抓住东丹王耶律凯和保护桑晴外,并没有其他念头。

    想到桑晴,萧靖海的心不由自主轻颤了一下。

    和桑晴一路从辽宋边境走到东丹,他发现,在不知不觉间,许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特别是他的心,再也回不到从前波澜不惊的状态。

    小晴,只有她,这么淘气可爱的小东西,能搅得他心神不宁。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柔软感觉,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奇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他没多想,也没时间多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喜欢这种爲她牵挂的感觉。

    的确,他喜欢小晴,也牵挂小晴,尤其是她不在身边的时候。但这次,她也太任性了,竟拿他的话当耳边风!

    她难道不知道,无论是大辽还是大宋,谋反都是最重的罪名,轻则杀头,重则诛灭九族。换句话说,无论是谁,只要沾上谋反的边,这辈子就完了,更何况小晴还要作法爲叛臣祈求上苍降福?

    老天保佑小晴最好还没开始,还没酿成大错。萧靖海在心中期盼着,但如果她已经爲叛臣们做了法事,那…他的眸光忽地一暗。

    爲了小晴,他只好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毁灭所有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

    事实上,身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