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_第384章努力让人敬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努力让人敬佩 (第2/2页)

能观看十分之一左右,每个人不得不在海量的影片中做各种计划和取舍。

    电影节的放映分两种,一种是媒体和片商场,有相关证件就可以进去看,一般都会有座位,针对的就是如何才能卖掉影片版权。另外一种是公众场,观众需要买票进,媒体和片商也可以进。

    不过却要像观众一样排队。因为《芝加哥》根本不会出售版权,放映的仅仅是公众场,在这个电影节上,看似所有展映的电影机会均等,实则不然。

    由于没有主竞赛单元,也就没有了星光云集的红地毯,媒体的宣传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削落,有如此多的影片参加展映,而每个人的精力相对有限。

    那观众凭什么选择电影呢?于是,在展映的长长名单中,名导和明星的影片,就成为了最吸引观众的所在。毫无疑问,杜克和汤姆·克鲁斯这两个名字,想不吸引人都难。

    《芝加哥》的第一场展映放在了电影节第二天晚上七点,六点半左右的时候,汤姆·克鲁斯曾经专门派他的助理去影院前看了看,结果门口排了数百人的长龙,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记者,这些人尽管等待的很焦急,最终却还是没有入场,因为剧院六点多一点就坐满了。

    永远不要怀疑电影节观众的热情,杜克和汤姆·克鲁斯首度合作的影响力,也足以达到轰动性的效果。

    在多伦多电影节,观众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大概是历届影展中存在大量新人作品和某些导演的实验影片,无论什么样的影片结束,观众认为是不是精彩,往往都会给予极其热烈的掌声,还会持续数十秒之久。

    所以,《芝加哥》落下字幕,这个多伦多能排第二大的影院中,超过千人起立鼓掌的时候,杜克和剧组其他的人也不是太在意,即使是来自伊朗或者南韩的实验影片,放映结束后,也会得到这般的掌声。

    杜克也在站起来鼓掌,放眼向后看去,影迷完全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也是多伦多电影节的一大特色,也有中老年电影节的称号。

    为什么多伦多电影节最后由观众票选出的观众选择大奖影片,总是与奥斯卡的口味很接近呢?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芝加哥》来参与多伦多电影节,实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几排中老年阿姨默契的组成了联盟,猛夸汤姆·克鲁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和歌舞,方式热情而又开放,似乎靓汤有提前成为中老年偶像的趋势。

    坦白地讲,杜克认为克鲁斯在《芝加哥》中的表演确实有很大进步,已经脱离了耍酷卖帅的低级阶段,毕竟就算是头猪,用了半年多去准备一部电影,又在重复NG的煎熬中拍摄了近四个月,也会有所突破。

    乱哄哄的观众互动结束之后,华纳兄弟早就安排好的记者,也向杜克等剧组成员问了一些问题,这完全就是为了宣传需要。

    “罗森伯格导演,你怎么看待与克鲁斯先生的这次合作?”站在银幕前的舞台上,记者的提问过后,话筒从其他人手中传到了杜克这里。

    他说道:“我想先说明一个情况,汤姆为了这部影片,连续上了超过半年的舞蹈课和声乐课,他的努力让人敬佩,而表现出的水准有目共睹。”

    为了需要,杜克说谎根本就不用草稿“汤姆是我最想合作的演员,任何导演与汤姆合作,都会感觉到轻松。我不知道为什么,外界一直有非议汤姆的声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