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_第198章舒慡缴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舒慡缴动 (第2/2页)

溜圆,嘴巴微微张开,似乎见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他们流露出的表情只能用一个词汇来形容…震撼!“上帝啊…救救我吧!”库尼特斯捧着胸口“有了《独立日》,其他的特效影片怎么看得下去啊!”“杜克·罗森伯格这是在毁灭全好莱坞的特效影片!”火光渐渐散去,影片进入了稍缓的过渡情节,琼斯抓住机会,跟旁边的两名同伴说道:“这个夏天以特效为卖点的影片要完蛋了!”

    “肯定要完蛋!”艾伦附和道。普通影迷最为关注的自然是特效,他们都在等待,等待亲眼见证全美的各大城市和标志性建筑被外星人摧毁的那一刻,等待看到完全版本的白宫灰飞烟灭的场景…坐在芝加哥的影院里,罗杰·艾伯特的着眼点肯定不是特效。

    虽然不是坚定的反特效和大投资主义者,但作为眼光“非常高明”的影评人,着重关注的地方必然是其他方面。比如影片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除去外星人攻击和人类如何应对这一主题外,导演杜克·罗森伯格还从细微处入手,紧紧抓住北美观众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既能舒缓因为悬念和大场面带来的神经紧绷,还能起到点缀主题的作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从而利用有限的篇幅,将几个主要角色塑造的有血有rou。

    比如,影片从几个角度歌颂了亲情。联邦总统夫妇爱自己的女儿,杜克·罗森伯格着重描述了总统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女儿和妻子。

    在很多紧要关头,总统都紧张的问手下…我的女儿在哪里…其实,加起来也没几个镜头,但导演轻易就让“总统爱自己的孩子”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观众的脑海里。

    即使罗杰·艾伯特自认为高雅脱俗,也不得不承认全美崇尚“家庭第一”的主流价值取向,总统的家庭简直是全美家庭的典范,杜克·罗森伯格竭力描述美国总统“家庭第一”的观念,无疑会讨好主流观众。

    还有那个借酒消愁的拉丁裔飞行员,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勇猛的撞向外星飞船,他这么做最大的原因不是什么虚无飘渺而又显得假大空虚的某某主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家庭献身。罗杰·艾伯特很清楚,这种为了亲情的牺牲。

    尽管显得极其俗套,却往往是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百试不爽的“催泪弹”一倒一大片,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如此设计,同样是在讨好观众。是的。

    在他看来,无论是爆炸,还是对于亲情爱情的描述,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导演,始终紧扣着主流价值取向,用最庸俗最让他讨厌的方式讨好市场和观众。

    但影片最令人厌恶的,还是另外一项!而这一幕,却引爆了全美普通观众的情绪,堪称影片除去特效外最大的杀手锏!

    ***影片渐渐到了尾声,银幕上的联邦总统站在黎明的曙光中慷慨演讲,影厅中的观众兴奋到不能自已,罗杰·艾伯特却直摇头,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简单粗暴的煽情,最大的卖点是非常逼真的特效,先前分析的亲情也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但他就是喜欢不起来!被爆炸的火光闪的眼花,被轰隆的巨响震到耳鸣,被粗俗的情节恶心到想吐,罗杰·艾伯特强忍着分析了一段时间,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反感,这处引发观众欢呼、整个影厅沸腾的情节,更是让他厌恶到了极点。

    “7月4日,将不再是美国的国庆日…今天,我们要庆祝独立日!”影厅的音响中,响起了掌声和喝彩声,影厅的观众,爆发出了更大的掌声和喝彩声,仿佛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看到他们的激动情绪,虽然是标准的美利坚公民。

    但自认为绝不庸俗的罗杰·艾伯特,对这种赤露露讨好美国观众,让他们大掏腰包的恶俗行为,已经忍受到了极点,藏在眼镜后面的眉毛,几乎快皱成了一个结!

    他缓缓站起,眼光在四周梭巡了一圈,然后向着影院外走去,期间还不断回头,因为这里是芝加哥,他影响最深的一座城市!

    然而,影厅百分之九十九的观众都被影片煽动到亢奋,舒爽激动之下,哪里会管什么影评人的反应,直到罗杰·艾伯特走出影厅,不但没有人紧跟他的脚步,甚至都没有看那道背影一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