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_第277章即使是这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即使是这样 (第2/2页)

全美艺术家院线的卡特等等。这只能说能一种情况,全美的院线都把他当成了摇钱树。影片拉开了序幕。

    由于没有添加片头,画面上直接出现了一面飘扬的星条旗…从墓地出现在镜头中那一刻起,大卫·布朗的拳头就紧紧握了起来。

    那是奥马哈高地上的美军公墓,有不少他的老伙计就长眠在那里,然而,接下来的画面,让他瞪大了眼睛,虽然影片中的战争,远远不及当年的奥马哈海滩残酷和血腥,却是他看过的所有战争影片中,最为接近的一部,只是看这开头戏,就足以让人明白战争的残酷。

    画面里的是钢盔、脸、钢盔、脸、钢盔…一个个都像是刚从噩梦中惊醒又要接着去做下一个噩梦似的,配上昏暗的天空,一种窒息的感觉油然而生,一团圬物从一位战士的口中喷出,坐在他边上的那位战士却把口水咽进了喉咙…

    就这样延伸下来,直至整个登陆艇。大卫·布朗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那段岁月,深埋在脑海中的记忆不断回荡在心间。抢滩的成功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同样,通往柏林之路也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铺筑成的,在《拯救大兵瑞恩》里,鲜血同样成为了战场上最醒目的主角。

    没有怎么炸都不死的角色,没有了不切实际的垂死反戈。死亡,来的是如此的快,快的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死亡逐渐增多,一个、两个、三个…不计其数,最终营造出来的是银幕上惨烈的景象。

    生命有多脆弱,战争就有多残酷!这是大卫·布朗参加完战争最大的感受。心境不同,所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电影的角度也不同,乔斯曼的眼睛里,看不到战争的残酷,看不到其中的人文关怀,也看不到生命的脆弱,更看不到八个救一个的悖论,他想看到,想寻找到的,只有一点,影片的卖点有哪些!

    “真正大卖的战争片是能让观众感到有人对自己射击!”过往的这些年,无数事例都证实过萨姆·富勒说过的这句话,能做到这点的战争题材影片,商业成绩最起码不会太差,在乔斯曼看来,杜克·罗森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近乎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开场大战的戏轻易就能把他拉入到战场的氛围中,紧迫而又致命的节奏明显能感染所有人。“非常出色的开场戏,不说其他,如果我是观众,仅仅是这一场战争戏就会感觉值回票价了。”

    乔斯曼点了点头,影片的开场戏可谓卖点十足,只是后面…后面的煽情做的相当不错,能看出杜克·罗森伯格在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进步,影片的设定也足够有吸引力。

    虽然小分队不断有人战死的场面会引发一些观众的反感,同样也能吸引一批观众,但是,那个叫做厄本的士兵,绝对不会讨观众喜欢,而且他还特别醒目。没错,这是一个有血有rou异常真实的角色。

    他的存在能提高影片的深度和思考,不过这样让观众讨厌的角色,极容易连带到影片身上,从而引发观众对影片的反感。

    根据多年看片选片的经验,乔斯曼判断,如果没有厄本这个角色,或者做一些调整,影片在普通观众中的反响可能会更好,不过,即使是这样,也足够帝王院线重视了,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与乔斯曼不同,迈克·斯科特最大的任务,就是把他认为影片的缺陷记录下来,影片晃动的镜头让人眼花,血腥的场面叫人难以忍受…

    ***试映刚刚结束,福克斯的工作人员还在回收观众的调查问卷,已经有些人迫不及待的离开了,迈克·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