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105章 (第4/9页)
话,我对医道不甚精通,只略知一二,不过对于察色观人气,却敢称得上国手。” 秦可卿一惊,道“你可知我患的是何病?” 我突然施也传音之功,同时传到她们俩耳内“心病!”然后,抬眼往贾珍的方向瞄了一眼。 秦可卿大惊,暗道,此人果真如此历害,看穿了我的心事不成?这可怎么办,怎么办?这件事绝不能叫外人知道的,怎么办… 在王熙凤疑惑的眼神下,我对秦可卿肯定地说“秦夫人放心吧,此事断断不会传入外人耳里的。” 想不到秦可卿经不住我一诈,脸色终于缓和,现出一丝血色,这回我更加肯定心中的想法了。 王熙凤见我不再说话,唠唠叼叼与秦可卿说起女儿话来。 半天那张大夫也与贾珍父子谈好,经大家再三催促,王熙凤才舍不得地起身要走。这才对秦可卿说道“meimei你好生养着吧,我过几天再来看你。” 王熙凤身为偌大一个荣国府的执事,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深更半夜才能睡觉,说起来也是很辛苦的。虽然与秦可卿的感情非常之要好,可确实是抽不出太多时间来看她。 秦可卿笑道“哎,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是没用的,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啊!我知道自己这病不过只是挨日子罢了。” 王熙凤说“你要是这么想的话,你的病还能好么?人啊,总要想开了,心胸放宽了,也就没事了。况且听得大夫说,若是不治,怕的是春天不好呢。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咱们若是不能吃人参的人家,这也难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好你,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的起∶生养着罢,我回府了。” 秦可卿又道“jiejie,依我们这辈份我是要叫你婶子的,但看在你我岁数相差一二岁的份上,且容我这么称呼你。恕我不能过去了,有空的时候,还请jiejie多来看看我,咱们娘们家多坐坐,聊聊天。” 我听着这话怎么有点像是临终遗言啊? 王熙凤听了不觉得又眼圈儿一红,遂说道“有空我一定会常常来看你的。”说着就领着平儿一大群人要走。 我也转身要走,但暗地里给秦可卿传音道“秦夫人,你放心,有我在,阎王爷也不敢收你。” 那秦可卿莫明其妙,似乎不见有人听到我的说话声,只怔怔地看着我的背影,暗道,天下果真奇人异士不少,莫非我真得逃过此劫么? 不说徐正气与王熙凤等人回到荣府一事,欲知秦可卿如何逃过“心病”这一劫,还请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三章可卿绝笔 我,原本应该是一个公主!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足够惊天动地,惊心动魄。 我父亲就是当今皇帝周厚照的弟弟,同父异母所生的弟弟。 自从爷爷立了大伯周厚照为太子后,不久,大伯于七八岁的时候就失了踪。爷爷苦寻了大伯几年,仍是没有半点线索。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加上爷爷年事已高,多病缠身,有意立我父王为太子,是矣先行将他按太子来培养。 那时候,是我父王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日子。每天上朝,群臣们向爷爷拜过之后都要再拜我父王。每一件朝议,都得由我父王先经手,再由爷爷来拍板决定。 虽然名义上父王只是一个王子,但群臣上下无不将他当作是将来的太子,乃至将来的皇上来尽忠。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眼看着他就要仙去,即将宣布我父王为太子的时候。 大伯,回来了! 是的,按照我大周朝的礼制,大伯是长子嫡孙,是皇后嫡出。而我父王不过是个贵妃所生,再怎么说也只能算是庶出。 大伯一回来,他就重新恢复了太子之身份,进而不久后,爷爷死人,大伯登上了皇位。 有人会说了,不是满朝文武都是向着我父王的么?大伯失踪了这么多年,人心早已朝向了我父王,我大伯又怎么会登上帝位的呢? 要知道,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封建的帝王社会,非常讲究礼制及忠悌孝义。 按辈份来算,大伯是长子嫡孙,无论如何,加上他又没犯过什么过错,又称得上是文武全才。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脑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嫡系观念。 嫡系的,就是亲近的,嫡系的,才是正宗的。 就拿贾宝玉和贾环来说,贾宝玉是贾政的正妻王夫人所生,是嫡系的。而贾环只是贾政的一个小妾,赵姨娘所生,是庶出,更何况赵姨娘不过是贾政醉酒后糊里糊涂所上的一个丫环,又莫明其妙地生了个儿子。所谓母凭子贵,因儿她成了小妾。 在我们皇家,只有皇后才是皇帝的正妻,而那所谓的贵妃,嫔妃们不过是皇帝的妾室而已。依祖制,以及我朝上上下下文武百官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我大伯,以绝对的长子嫡孙的优势,登上了皇位。 大伯很高兴,却苦了我父王。你们知道我父王心里有多苦么?你们不知道。 大伯登基那天,大赦天下,唯独却不赦免做为政敌的我父王。 成王败寇,莫如当时的大伯与我父王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父王,我哥哥,以及怀了我九个多月的母后,被押往平京城西三百里的郑家庄软禁。 虽然在郑家庄里,可以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一生,可那不过是做金丝笼里的鸟,没有半点自由。就在那条去郑家庄的路上,母亲生下了我。 如果没有异外,那我注定要在郑家庄里虚度我这一生的大好光阴。母亲痛哭失声,自己苦命的女儿才生下来就要成为“牢犯”老天太不公了。 父王以及哥哥都非常痛心,全家人痛哭不已,本来生下一个后代应该是一件欣喜的事,一个父亲有了第一个女儿;一个哥哥,终于有了一个meimei,从此不再孤单;一个母亲,终于有一个可以说说女人家贴己话的女儿。这样的一件天大的喜事,在普通的人家里,能不高兴么? 可是,如今却成了一件悲哀的事情! 就这样,我被张大夫带到了与父王关系颇好的贾府中来,成了宁国府贾珍的童养媳。在贾珍十四岁的时候,我们就结婚了。 我从小是由张大夫教养长大的。别看他只是个大夫,实际上他是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