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119章使黄河复返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使黄河复返故 (第2/2页)

忌讳,也不敢去研究解释。

    哪知贾鲁治河,疏浚到黄陵冈地方,有个工人一锄下去,几乎将手中所执的铁锄也碰飞了。这工人觉得很是奇怪,疑心下面有什么珍宝在内,所以这片土地较他处尤为坚牢,当下两臂攒劲,狠命发掘,竟掘出一个石人来。

    雕琢虽不精工,但是身体四肢,一切俱全,独有面上的眼睛只有一只,好像在那里启视一般,这工人掘了出来,不禁口中喊道:“石人!石人!一只眼!一只眼!”他这一喊,早惊动了旁的工人,一齐围拢来观看。

    便你言我语,说是谣言有“石人一只眼”的话说,现在果然掘了一只眼的石人来,岂非怪事么?那工人头儿,因众人纷纷议论,不敢隐瞒,只得去禀告贾鲁。贾鲁闻报,亲来验看,不觉也暗暗称奇。

    只是丝毫不动声色,吩咐工役举起锹锄,击得粉碎,在贾鲁心内,以为石人虽然应着童谣,如今将它击碎,灭了形迹,就可无事了,他击碎石人之后,便去赶他的工程,早把这件事情丢在九霄云外,连做梦也想不起来。

    不料众工人自从掘出石人之后,大家以为奇事,早已你讲我说,一传十,十传百,黄河南北,竟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件事了。偏生颍州地方发生了一件勒逼充工的事来,竟借着谣言鼓动人心,大起兵祸。

    原来贾鲁奉命治河,上谕有发大河南北兵民十七万,归其节制的命令。这十七万兵民一时如何齐集得起来,又因工程紧急,不能略延,贾鲁着令地方官限期召募。地方官奉到命令,便遣胥役四出召集。

    这修黄河乃是极辛苦的事情,谁人肯来应募做工?况兼山东、河南连年荒欠,老弱之人已填沟壑。

    强壮之人早已流徙在外,如何召集得起?地方官没有法想,只得行起输丁之法,命胥役挨户输派,不论贫富贵贱,依照他家中的人丁,派遣工役。

    胥役们奉到这个命令,真是发财的机会到了,便拣有钱的人家,捏报进去。譬如这家是有钱的,因怕派去充工,少不得花了钱财,运动胥吏。胥吏得了费用。

    他家中明明的有三丁,或是四丁,也只填一丁两丁。没有用钱的人家,其实只有三四个丁口,他偏报称有七个丁口。

    或是八个丁口。地方官都是昏昏懂懂,不肯留心细查的人居多。因此胥吏们报了数目,就照数派遣,直弄得那些富户们叫苦连天,只得想了法子,去运动胥吏,避免工役。

    其时颍州地方,有个富户姓韩,名唤山章,本是栾城人氏,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白莲会的领袖,借着烧香惑众,画符治病,到处开堂授徒,敛取钱财。

    传到山童,已经三代。所以家中的钱粮谷帛,堆积如山,要算颍州地方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到了山童手里。

    他的手段更滑,志愿更大,将白莲会的会字,改为教字,范围愈加扩大,势力格外雄厚。便在山东、直隶等省,分设白莲教,各派心腹头目去充任教主,收取徙众。

    河南、河北殆由山童自己亲任教主,作为总教,他手下最信任的头目名叫刘福通,其余次一等的,又是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都是年方强壮,富有膂力的人物。

    山童招聚了这些亡命之徙,本意要想惊天动地的做一番事业,所以在各省分立白莲教,专门迷惑那些愚民。

    刘福通又出了个主意,叫韩山童诡造一部《白莲经》,说是天下将要大乱,山童乃是弥勒佛降世,下凡来救护人民的,无论男女,只要信仰白莲教,就可免却水火刀兵之厄。

    那些无知愚民,居然被他哄动,争先入教。山童见人民大家信仰,久想起事,无奈没有机会,只得暂时忍耐。这日闻得元廷命贾鲁治河,要塞北疏南,使黄河复返故道,竟有发大河南北兵民十七万的上谕下来。山童不禁拊髀叹道:“天下从此多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