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方鉴回家不久 (第1/2页)
第29章 方鉴回家不久 按照《吏律》规定,登闻鼓由皇城司武卒看管,若有人擂鼓则报御史台,由当日御史台当值御史接手,不论后续交由哪个衙门何人审案,该御史都需全程监督负责到底。 登闻鼓在宫门外,离御史台不算远,她一路狂奔,走到近处刹住脚步,放缓下来,两手从头捋到脚。 正了跑乱的官帽、衣袍和革带,把自己整理好了。略平缓了一下呼吸,方才摆出官员仪态,走到了登闻鼓前。一个少女跪在那里。方鉴站到她面前,打量着她,问道:“是你要敲登闻鼓?” 少女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消瘦,衣着简旧,风尘仆仆,直直地跪在那里,她闻言抬起头看向方鉴,眼睛亮了起来:“是。”方鉴心中有些复杂,登闻鼓并不是经常会响的,是多大的冤屈叫她一人来此呢:“你叫什么?” “草民卓观颐。”“你可知登闻鼓不是随便敲的?不论冤屈大小,只要敲响这鼓便要先受二十杖,一个不好可是要被打死的。”方鉴劝道。 “我知。”卓观颐坚定地道“我从县里告到州府,每个衙门都说子不告父,不愿受理,我也不知京中有无人支持我的主张,我只想来问问皇帝陛下,法理公道到底在哪里?” 此言一出,值守的皇城司小卒都惊了:“你要告你的父母?”“准确的说是我的父亲。我父亲入赘我母家,待我母亲去后,他拿走了所有的资产,另娶新妇生子,并将我们姐妹改为父姓,百般磋磨。” 卓观颐咬牙切齿,满腔愤懑“可我母亲才是家主,我父亲入赘之前一无所有,为何现在他拿走了属于我母亲的一切,过得自在逍遥?我母亲若泉下有知又如何看!” 方鉴与诸卒皆沉默了。半晌,方鉴开口郑重问道:“卓观颐,你是否要挨这二十杖,而后敲响登闻鼓?”“是,草民要敲。”年轻的女郎眼里燃着火,那火以她自己为柴薪,灼灼烈烈,试图烧尽一切。 “好罢,”方鉴悲悯地叹道,转头看向看管登闻鼓的武卒“准备行刑罢。”女郎站起身,将披散的尾发撩到身前,凛然地趴上了刑凳。方鉴在袖袋中摸了摸,取出来一块帕子,迭成小块,蹲下身递到她的面前:“我没用过,干净的。” 卓观颐看了她一眼,方鉴的眼中是悲悯是鼓励是安抚,有些许许多多复杂的东西,她看不明白,但清楚她没有恶意,于是她接过手帕,咬在了齿间。方鉴站起身退后几步,武卒向她示意准备完毕,她开口宣道:“开始行刑。” “唔!”板子落在柔弱的躯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方鉴就站在那里,看着她呜咽着,痛到几近失神,却仍倔强地忍耐着。方鉴知道那种滋味,无权无势之人状告无门的滋味,走到绝境里豁出一切的滋味。 “大人,行刑完毕。”她听见武卒的汇报,点点头,走近了。轻声问道:“还能起来吗?”“能。”卓观颐颤着手取出口中的手帕,努力把自己撑起来。 她拖着腿,一步一挪,极慢地一步一步走到登闻鼓前,抽出鼓锤,用尽力气敲了下去。“咚…咚…咚…”沉闷的鼓声响遍了皇城。整个京城的人都听到了。从高高在上的皇帝执宰到各司其职的官吏到忙忙碌碌的宫人侍从,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事,站在原地去听这许久没有响起过的鼓声。 卓观颐咬着牙敲完鼓,从怀中掏出状纸,转身跌下去跪到地上,拼尽全力抬起头,将状纸举过头顶,看向方鉴道:“草民卓观颐状告家父叶泽侵吞亡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