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喜见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4/4页)

重要,她只是想要一吐为快而已。

    顾征颔首,表达了他对她的承诺。

    “芾儿,朕未必是一个千古明帝,但是也不想以后留下骂名,所以朕必当尽力而做。芾儿不必担心,云淄的百姓就是朕的子民,朕必善待之。”

    秦芾走到大殿中央,跪下,然后重重一拜,藉着这一拜表达了她所有的感激。

    “南安秦芾替所有的云淄百姓拜谢陛下了。”

    顾征虽然接受她的感激,却不满她的措辞。

    “芾儿已经是北印柄的皇子妃了,怎能开口闭口都以南安人自居呢?”

    “儿臣知道了。”

    “芾儿既然身子不好,就先退下吧。”

    依命出了宣扬殿,门廊上正有一个宫女翘首而盼,看见他们出来,就连忙迎了上来。

    “大皇子,成娘娘让奴才来请皇子和皇子妃。”

    顾放点点头“知道了,你先回去告诉娘娘一声,我们随后就到。”

    等那宫女跑了,顾放才对秦芾说:“芾儿,我娘她为人不错,不难相处的。”

    秦芾笑着挥挥手。

    “我没有事的,更何况知道母后还是南安旧人,我就更加应该去拜见她了。”

    她知道顾放不放心,是怕又有什么意外,然后委屈了她,所以才会事先对她言明,这样子,她反而不好意思了,她秦芾又不是什么弱质女流,风一吹就要倒地。“连威武的天子尚且不怕,我怎么会怕一个美丽的妇人昵?”

    她朝他挤了挤眼。

    顾放心中想,不知她心里是否也如她脸上那般明媚。

    “顾放,你带路吧。”

    顺着皇宫,绕过花园,不多时,他们就来到成娘娘居住的地方了。初宁宫位于皇宫的西侧,那是一个非常华丽的宫殿,金碧辉煌、流光异彩,足见皇帝对于这位娘娘的宠爱了。而成娘娘是一个安静的美貌女子,她像许多南安的贵妇人一样,细致而小巧,充满了尊贵之气,如同一颗小小的晶石。

    秦芾不知道那位西宫的顾娘娘是如何样子,但若她身为男子,也必然被她独有的清雅而吸引,倾尽一生柔情。

    “芾儿给娘娘请安。”

    她盈盈欲下拜,成娘娘却笑着拦住了她。“芾儿不必如此。”她拉过了秦芾的手,把它放在自己的膝前,亲热不已。“芾儿以后千万不要叫我娘娘,听了怪生疏的,还是随着放儿叫我娘亲吧。”

    秦芾自小失母,对于上了年纪的妇人,亲近感总会油然而生,因而她难得乖巧地叫了一声“娘亲。”

    顾放和成娘娘早就见惯各色人的敷衍,以为她也是如此,却未猜到秦芾心里是真的喜欢这位来自南安的东骏女子。

    那天,成娘娘盛情挽留,要她一起用膳,而她也就半推半就留了下来。看着成娘娘不时地为她布菜,她似乎又回到十岁左右,美丽的娘亲总在身侧嘘寒问暖的。

    那天回府的时候,夜已经很深,她坚持要走回去,顾放只好陪着她一起走。天气不错,还可以看见星星,唯一的遗憾就是天太冷了,当然把皮毛领子牢牢地裹住脖子时,还是很暖很暖的。

    她在不甚热闹的路上又是跳又是蹦的,顾放不知她究竟是怎么了,更加不知道迎着天、迎着风的她,眼中早就渐渐染上轻雾。

    他在她的身后,不时地喊“芾儿,天气冷,回马车吧。”

    她却是装作没有听见,当然也或许是她真的没有在听吧。她的心是一个人的,或许曾经属于爹亲,属于娘亲,属于南安,也属于桃花,如今却只能属于自己了。

    任性的后果果然是满严重的,很少生病的她居然开始发起高热。

    顾放想要照顾她,她却总是不让,什么都要自己处理,哪怕是在最最虚弱的时候。

    他说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的病人,即使生了病,还可以一迳的微笑。

    秦芾则说:“生病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人要是一直不生病,那准是一个傻子。”

    顾放听着就笑了,也知道她应该没有问题,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

    生病的那几天,心里其实很苦,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没日没夜的想着娘亲,我也知道这样只会痛苦没有意义,可是思绪自有它的主张。

    心里虽苦,但脸上却还是要笑着,娘亲曾经说我过于执着,过于倔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背、自己扛,大约真的叫她说中了。

    好在病好的那天,心也终于恢复宁静,去爬罗明山,快要到半山腰的时候,看见了顾炎,他正和一个身穿黄色织锦的女子在一起说话,虽然隔得很远,也未互相打招呼,但还是发现他若有若无的关切。她想,若不是身边有着旁人,也许他就会过来的,这样一想,心便又乱了,似乎期待着什么,又在排斥着什么,难以厘清。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心绪,反而让我不愿再次见到他了。好在他也很忙,我们几乎少有偶遇的机会了。见不到顾炎,却常常可以看见顾征,这个小老头似乎开始对我这个南安的小女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听了我的话,让一个通晓南安文化的北印辟吏去云淄管理事务,更加常让顾放带话给我,要我去他那里。

    我自然也是乐得如此的,说一些南安的风土人情,提一下南安人民的勤劳热情,我就是要说得他对南安起好感,从此再也不起兴兵之念。想想似乎很难,不过没有关系,我秦芾有得是时间。

    那年冬天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

    然后是春天,然后过不了多久便又是冬天了。

    春来秋往,我的生活又在一个新的地方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秦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