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各位,天玉货栈就在前头,大伙再提起精神点,我们就快到了!” 经过十来天的路程,杜烈火所带领的马队.终于看到进入西安的市碑。 位于马队最前头的杜烈火,身着宝蓝长衫,腰间系佩一块和阗古玉,一头放狼不羁的长发,看似杂乱,实则层次分明,额间烙有一记烈火图腾,一对剑眉剃锐飞扬,有着威而不霸的峻气。 骑在马上的他,英姿焕发,神采奕奕,精神可说是相当愉悦怡然。 “这次梅姑娘还真够意思,明着跟咱们大表哥斗得火热,可暗地里,还是挺照顾咱们马帮的。”范晔从杜烈火身后轻快地赶了上来,未脱稚气的脸庞,还带着三分少年的生涩嫩气。 “对对对,他明着跟大表哥斗得火热,可暗地里还真挺咱们马帮的。”另一旁挨近杜烈火左侧的范晖,与范晔有着同样冠玉般的脸庞,这对双胞胎,可说是杜烈火的左右手,马帮里里外外的事,少了他们俩可就办不成事。 这对兄弟天生宝里宝气,有他们在,再怎么漫长的路程,似乎也就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我再次警告你,别再学我说话,听见没有?”两人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双胞胎,这对兄弟自幼就相当崇拜二表哥杜烈火,因此,当两人刚过弱冠之年,就立定志向,拜别父母,离开开封老家,从此跟在杜烈火身边,一同打理马帮业务,也顺道看看杜烈火怎么做生意。 范晖鼻头一挤,嘴里喃喃念着“我再次警告你,你也别再学我,听见没有?” “你们兄弟俩可不可以一天不要斗—嘴,要再这样吵得我耳根子无法清静,你们就给我回开封老家,从此别到杭州来了。”这一记恫吓,引得坐骑附近的几位弟兄笑话不已,二十郎当的少年,竟还像个三岁小童斗嘴,怪不得杜烈火要骂人了。 “二哥,这万万使不得,我才不要回乡下去当个米虫,要我成天无所事事待在家里等着发霉。我才不干。”范晔头皮一麻,死都不愿意。 “就是嘛,除了例行性跟那些农人收田租外,我们兄弟俩根本就没别的事做,要我们成天待在家里看我爹擦拭那些古董,看我娘摸着那些珠宝傻笑,这会闷死人的。”范晖当然也不愿回去,好手好脚,成天无所事事,迟早会出大事。 “就是嘛,我们兄弟俩在家就没别的事做,这会闷死人的。”范晔说完,范晖立即抓到他的把柄。 “哥,这回是你学我了吧!” 范晔一想,这臭小子,当场就给他一记回马枪,还真不把他这老哥放在眼里。 众人听了呵呵笑着,这对活宝,真没了他们,这一路上,还挺枯燥无味的。 正当众人沿着渭水河岸,一步步朝向西安前进时,河岸的另一头,突然传来蹄声,紧接着尘土飞扬,举目望去,一片漫天狂沙。 一名穿着鲜艳华丽,头上戴着四棱花帽,裙边滚有七彩绲带的女子,驾着一匹白底赤斑骏马,沿着河岸,压低身子,拼命朝前奔去。 后头不远处,则有四名穿着劲黑,高头大马的男子,同样骑着快马,尾随在女子身后。 这四人看来来势汹汹,不停策马狂奔,好像没将前头这姑娘抓到,绝不善罢甘休。 “二公子,从那服饰看来,好像是个回族姑娘!”杜家两代家臣羲公,捋着白髯,目光深远地望向河岸另一端。 “管她是哪一族的姑娘,对方有难,我们都应该挺身相助。”杜烈火刻不容缓,双脚朝马腹一夹,大声喝道:”范晔、范晖,你们两人随我来,武师和老六,到前头吊桥边,听我指令行事,其余的人留在原地等候命令,明白吗?” 众人领命,各就各的岗位行事,一马当先的杜烈火,策马狂奔,他鼓起丹田之气,朝向河岸另一头喊道:“姑娘,前有一座吊桥,快从那边过来,,” 对岸女子在紧急之中,忽闻杜烈火的声音,这下恍如天上降下神兵,指引出她一条生路。 她循着杜烈火指引的方向,快马加鞭,朝吊桥头而去。 后头四名迫兵,发现突然冒出一群多管闲事的家伙,自然也是急如星火,手中的马鞭更是不停抽着马臀,咻咻作响。 这条吊桥长约十五尺,宽仅二尺,底下渭水湍湍奔流,行人走在上头已是险象环生,更别说要策马越桥,那更是难如登天。 那名回族女子将马骑到吊桥头,看到桥晃道窄,心中不免一惊,她微微滞愣一下,停在桥头,不敢再踏前一步。 “快,别怕,我在这头等你,别紧张,谨慎点就行了。”杜烈火在桥的另一头喊着,他一直大声叫唤,可对岸的回族女子始终踌躇不前,想冲又没那勇气。 回族女子心中不断嘀咕着,这男人嘴巴光会说,没看 到这座吊桥摇得这么厉害吗?而且仅有两人并肩左右的宽度,她又不是江湖卖艺,骑术又并非那样精湛,要她硬闯这座吊桥,谈何容易。 眼见后头追兵就要到了,那回族女子还没任何动作,杜烈火又大声叫喊“好吧,那你别动,我去带你过来。” 这下说的还有点像人话,女子心中顿时一暖,脸上不禁微微扬起笑意。 这时,杜烈火将缰绳一扯,想也不想就朝桥面策马而行。 在摇晃不定的桥面上骑马,可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若非骑术精湛,恐怕稍一不留神,便落得人仰马翻,没入滚滚渭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