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异闻录_第四章形影相随全书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形影相随全书完 (第2/2页)

然魅惑下的俘虏,做了陈璧君石榴裙下俯首之臣。

    当晚,各国大使联袂入宫,纷纷向清廷施加压力,说摄政王既然无恙,暂且不论是何人所为,这个汪季新不过是个青年学生,不论如何也应当从宽处罚云云。面对四方的舆论尚可以置之不理。

    但各国大使的直接要求和压力,却是让受命负责此案的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头大起来(这个肃亲王同时也是日后“东洋魔女”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经过与载沣的一再商议。

    终于不得已,在1910年4月29日,清廷判决书下,称汪乃“误解朝廷政策”年轻幼稚当属可恕之人,故此皇恩浩荡,法外开恩,处永久监禁。

    而汪季新事败入狱时,人在纽约的孙中山叹道:“季新乃是我会一大人才,失去了他,如同斩断我一条手臂啊!”经历此事。

    原本因内忧外困而一度陷入分裂的同盟会为了营救之事而团结起来了,并且同盟会在全国民众和海外华人中声望大振,毕竟这舍身行博狼之举的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的人:革命党不是一个叫人家子弟送死、领袖们舒舒服服的团伙!

    身为革命党重要首领的汪季新都可以为革命舍生,革命党人的信念和决心都令人叹服!4月30日,汪季新坐在监狱的牢房中,看着手中霉变的陈米饭和一根咸萝卜条,苦笑了起来:“终身监禁,呵呵,怕是用不了几年就被这陈米饭毒死了呢!”

    “你要是死了,我也不独活!”幽幽的声音从牢狱外面的走廊里传来,青色旗袍的身影破开周围污浊的空气款款走来。身后一个狱卒手捧着食盒,目光有些呆滞的跟在后面。

    “那老阉人已经在深宫养伤,一时奈何不了我们,我们这就冲出去吧!”陈璧君就这样,在监牢的铁栏前席地而坐,对着里面的青年说道。

    “壁君,如果我今天就走,怕是之前的苦就白受了!”青年说完,又不住咳嗽起来,然后又笑着说:“回去同盟会,事情又多,还是在这养伤好了!”

    “什么养伤!你若为了让世人知道革命党人的信念而坐牢…”白光闪过,女子幽怨的声音忽然变成了小女孩儿清脆的撒娇声“我们陪着你!”

    变成白色小猫的陈小君穿过铁栏跳进牢房,而一边用青色旗袍遮掩自己光滑身子,一边找眼镜的陈壁儿则抱怨着:“君喵,你赖皮!”

    牢房里的汪季新站起身子,抚摸着蹲在自己肩头的白色小猫,看着手忙脚乱又不时乍现春光的壁儿。

    忽然低声吟道: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狼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壁儿好容易用青色旗袍改成了个短裙,又让身后的狱卒打开牢门,方才进得牢房。随即一声:“叔叔!”

    便一下子扑到汪季新的怀里,大声哭了起来,汪季新轻轻抚摸着壁儿的秀发,把小小的身躯紧紧抱在怀里。身边的白色小猫却是喵呜一声,白光一闪化作一个双马尾萝莉。

    也不管自己身无片缕,就这样也把白白的身子投入了汪季新的怀里,同样哭了起来!刚刚进门时候那句:“我也不独活!”的幽怨声音,和怀里这两个少女的悲泣交织在一起,让汪季新百感交集。

    看着怀里的女孩子,一边安慰着她们,一边念道:“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新年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也不知是为那个青色的身影而念,还是为怀中这两个萝莉。入狱仅一年半,震惊世界的武昌起义爆发,随即各地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风雨飘摇的清廷赶紧宣布释放政治犯,汪季新作为头号政治犯立即出狱。

    1911年11月6日,汪季新重获自由,北京各界一千余人涌到法部大狱门前,欢迎这位刺杀摄政王的英雄出狱。1911年12月,汪季新乘船到上海,一路上,两个小巧的女孩子,形影相随…

    【全书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