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北方藜昌国 紫陀山,位于藜昌国南方数十里处,山景巍峨壮丽、秀丽绝美,终年白云缭绕,雾霭缥缈,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凡间仙境。 在山的半腰处,立着一座“水月庵”,古朴的建筑完美地落在群山环绕中,峦峰郁翠,白云镶镂,林荫幽径筛洒着斑斑阳光,蜿蜒的小溪流水,交织出四季各异的旖旎风光。 初秋的清晨,山中已有些许凉意;朝阳腾升,薄雾渐散,水月庵里传出一阵悠然的钟声。 照悔刚做完早课,匆匆用了点素斋,便背起竹篓,准备上山采药草。 她刚跨出庵门,一名小女尼急忙追了出来。 “照悔,等等我,你别走得那么快呀!”小女尼年约十六,圆圆的脸蛋镶着小巧可爱的五官。 照悔转过身,一身白衣胜雪,如瀑的青丝简单朴素地束拢,垂覆身后,温和素净的脸纯然无邪,却仍难掩其摄人心魄的姣美。淡淡金光洒落她全身,益发衬 出她出尘清灵的绝美,小女尼不禁看呆了。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当她望着照悔时,她心底便会生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总觉得照悔清灵绝美得不似凡间之人,倒像是天仙下凡,唯独那微带傻气天真的性子和神仙不符。 关于她的身世,她完全不知,二人年纪虽然相近,但照悔却已在寺里待了十多年。 曾听庵里的师姐们提过,照悔从小便跟在师父身旁,至今却仍只是带发修行,无法剃度出家,只因为师父曾说过,她尘缘未了,宿世孽债未偿,今生难人空门。 “照清,你急急忙忙唤住我,就只是为了让我看你发呆吗?” 照悔伸手在照清眼前晃了晃,将她自出神状态中唤醒过来。 被她这么一说,照清随即收摄心神,神情正经严肃“照悔,师父不放心你一个人独自上山,要我陪你一起去。” 照悔扬开一抹纯真的笑。“不必了,照清,你进去吧,师父她老人家这几日身体略有不适,需要有人在一旁照顾,我一人上山就可以了。” 淡柔的嗓音如微风般拂过,名唤照清的女尼只能傻傻地点着头;直到照悔已走出数步之远,才仿若大梦初醒般,赶忙又追了上去。 “照悔,等等,我话还没说完呀!” 气喘吁吁地拦在照悔身前,她抚着心口急急说道:“照悔,你一个人上山实在太危险,近日山脚下的村民传言纷纷,说什么山上住着一条似龙似蛇的绿眼妖怪,会喷火还会吃人呢!” 照悔只是微微皱起眉,伸指轻点自己小巧的鼻头,不以为意地说:“传言多半是以讹传讹,道听涂说,我上山采药草也有好几回,怎么不曾见过什么似龙似蛇的妖怪,你别瞎cao心了。” “不是的。”照清焦急地蹙起眉:担忧地道:“山下砍柴的李老伯曾亲眼看见过,他不会骗人的,我怕…” “别怕!”照悔轻拍她的肩,安抚她:“就算真有妖怪,也伤不了我的,别忘了我有镇邪的家传古镜。” 说罢,她转过身,顺着上山的小径继续前进,留下照清怔怔地望着她衣衫飘飘,远去的身影。 *** 忙了一上午,当竹篓里已装满采集来的白果、蜀葵、野参、黄连、党参等药草,照悔轻捶双肩,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有了这些药草,山脚下的村民找她治病就毋需再进城里的药铺抓药,也可省去一笔开销。 她之所以能通岐黄之术,全是跟师父学的;原本只是为了替师父分忧解劳,但这几年来,师父的身体逐日衰退、元气渐失,已不能再为村民看病,于是,她便接下这份工作,阅览医书也成了她必做之功课。 休息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望着天际,晌午的金阳穿透云层直射而下,微带着炙人的热气,逼出她一身的淋漓汗水,喉头的烧灼提醒她出门至今滴水未进。 她挥手拭去额际的汗水,低下头四处寻找泉水溪流,以解口中的烧灼燥热。 然而,放眼望去,皆是绵延无尽的山峦以及郁郁葱葱的浓密树林;正失望之际,一阵断断续续的泠泠水声如微风般飘进了她耳里。 她欣喜地循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绕过几处蜿蜒小径,不知不觉走进了林荫幽深的山谷密地。 片刻之后,一片宛如桃源仙境的美丽景致赫然出现眼前,沙泠流水声瞬间转为争琮激越的泉水交击声,一阵沁人心脾的凉意迎面扑来,让人顿感清凉无比。 抬眼望去,澎湃的泉水交击声来自于不远处一片嶙峋山壁上飞泻而下的冷泉山瀑,瀑布底下形成一座天然的湖泊,湖水清澈碧绿几能见底,湖边奇花异草遍布,云气环绕,美得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照悔忍不住深吸了口气,方才的燥意已然消褪无踪。在紫陀山居住了十多年,她竟然从不曾发现这么美妙的地方。 她兴奋地奔近湖边,水眸绽放着喜悦的光彩,轻掬起湖水啜饮,甘甜清凉的滋味让她欲罢不能,随即一个想法迅速闪过她脑海;方才流了一身汗,全身黏答答的感觉颇不好受,如果能在这清凉的湖水里洗个澡的话,该是一件令人感到舒畅无比的事呀! 心里这么盘算着,她随即圆睁水灵大眼,小心翼翼地观察周遭环境。 很显然地,这是一处极为隐密深幽的小山谷,就连动物的踪迹也不见。照悔放心地扬开一弧柔美的笑容,这里应该不会有人闯进来,况且她只是洗个身子罢了,很快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边说服自己,她一边解下竹篓放在湖岸旁,最后牙一咬,以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