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不知不觉地 (第2/2页)
自己琢磨,一边与师父探讨,也只领悟到了四五成而已,所以只能给你提供最基本的框架和修炼方法,以后还得靠你自己一步步地去走。” 云知还知道,越难的功法威力一般来说也就越大,所以欣然答道:“我一定会努力的。”李萼华点点头,便直接进入主题:“《易:系辞上》有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周易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对此,历朝历代,各家各派,解释各不相同,我们不用管其他人的说法,只需知道,创造这门功法的人是如何理解的…因为他也没管前人怎么想。”云知还最近读了不少书,自然而然地接道:“这是六经注我的路子。” 李萼华道:“不错,对一个创造者而言,很多时候他们并不需要准确理解原典的意思,拿来就用,自圆其说即可。” 云知还若有所思,道:“所以我们甚至连大衍剑经也不需要完全准确地理解,如果能自行推导出一门完整的功法的话。” 李萼华道:“道理是这样,师父就是这么补全的,不过也得看个人能力,量力而行。有现成的路走,总要便捷得多,安全得多。” 见云知还点了点头,李萼华又接道:“创造这门大衍剑经的诸葛先生是有大才之人,他认为,衍者演也,所谓大衍之数,就是以之推演天地之变、万物化生的数字。 而数的本质是一种假定,凭此衡量万物的多寡,用已知推算未知。放到剑法上来说,便是能通过排列组合、推演出世间一切剑法奥妙的最基础的那些招式。 诸葛先生费四十年之功,遍览天下剑法,才创出这样一部剑经,其气魄、耐性和见识都令人佩服。”大衍剑经上一共记载了五十招剑法,第五十招之下却只写了个题目“遁去的一”其下一片空白。 云知还自然感到奇怪,李萼华的意见是,暂且不用管它,机缘到了,也许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云知还便安下心来跟李萼华学剑,由于这部剑经太难,所以李萼华每七天才教一招。按总数四十九剑来算,不论掌握程度,只是从头到尾学一遍,便需花去一年时间。 云知还也不着急,白天一半时间修炼阳燧心法,一半时间琢磨大衍剑经,晚上便去几位师姐屋里吃饭,闲聊一阵,再回自己屋里读上一个时辰书,然后睡觉。 这样重复个六遍,第七天去师父屋里赴那巫山云雨之约,一个完整的流程便走完了。日子虽然按部就班,无甚变化,却也充实惬意得很。一眨眼,又过了三个月。已是秋天时节,万物由盛转衰,云知还的心里也不禁有了些凄凉之意。华矜来信了。 除了表示很高兴还没被少爷忘掉,说了些在学宫的生活之外,还提到了一个让他心中郁郁的消息。是关于碧荷的,原来碧荷的母亲一开始送她去云家,便是听说云知还好色如命,奔着做不了妻子,也能捞个妾室的念头去的。 云知还果然不出意料,与碧荷有了肌肤之亲,但是他却根本没有娶妻的意思。碧荷母亲老大不乐意,经常逼着碧荷去跟云知还摊牌,向他要个名分。 碧荷不愿勉强云知还,又因为最初就抱着私心算计而来,自然不免觉得对不起他,就有些郁郁寡欢、沉默寡言。 云知还上回带了三位美貌师姐回家,消息很快就传扬开了。碧荷母亲也得知了他要去修仙的消息,她认为碧荷已经没什么希望了,便给她找了户稍好一点的本地人家,准备把她嫁过去。 碧荷在无奈之下,被母亲带回家里去了,自然就没去成学宫。云老爷派人去跟她母亲说,她母亲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什么用,委婉回绝了。大家都很无奈,却毫无办法。 令所有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出嫁的当天,碧荷一个人跑了,她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和离开云家时华矜偷偷给她的一点银子。 至今也没人知道她跑哪去了,她的母亲,云老爷那边,都托了很多人去找她,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云知还手里拿着信,坐在门槛上,面朝着层林渐染的秋景,呆呆地出神。过去的许多事情从记忆深处涌了上来,在云家的日子明明离现在不远。 但是不知为何,自从修仙之后,凡间的事情就像隔了一层迷雾,有时候远得他都有些想不起来了,跟过了一个世纪似的,此时那些记忆席卷而来,他满怀伤感,不知不觉地,竟已泪流满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