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2/2页)
家忠叔则守在亭外,在里面伺候的明显是别人的小厮。 风雰有些好奇,以口型问了老管家“什么人?” 老管家尚未给出响应,亭子里已经有人说话了“这是你家姑娘?” 正捏着棋子思忖的风辙闻言回头,就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不由得面上挂笑“正是小女,雰儿,过来给先生见礼。” 风雰走进亭子,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好“先生好。” 坐在风辙对面的男子约四、五十岁,虽然身材有些微发福,但眉眼长得还算不错,想必年轻时是个俊秀的男子。 风雰的目光在他身后的两个侍从身上多停留了一下,他们给她的感觉有些怪,似乎随时在警惕着什么似的。 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风雰一遍,笑着对风辙道:“你家的姑娘不错。” 风辙捏棋子的手微紧,面上不动声色地道:“这是在人前,私下性子颇有些顽劣呢。” “已经除服了吧?” 风辙被这突然的话题问得微怔了一下“前几日刚除。”想到妻子的亡故,他心中顿时有些酸楚,如今只有他们父女相依为命了。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继续下棋。 风辙的心中却忐忑起来,果然不应该在京中多做停留。 他不过是想着女儿守孝三年没出过家门,趁着今天出来踏踏青,父女两个再扶着亡妻的灵柩归乡,谁知会碰到眼前这位大老爷,拜托可千万不要节外生枝啊。 风雰安静地站在父亲身旁,目光落在棋盘上,看着棋局的走向她心中慢慢产生出疑惑。 这局棋,父亲早就可以赢了的,怎么走到现在非但不赢,反而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输子? 她忍不住又悄悄地扫了那名中年男人一眼,看来这个人的身分一定很特别! “老爷,七少爷过来了。” 听到亭外传来一个略带尖细的嗓音,风雰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 中年男子正准备落下手中的棋子,听到这句话,动作一顿,笑着说:“他倒是来得巧。” “老爷?”外面那名白面无须的瘦高老者轻声询问。 “让他进来。” 不远处,一名锦衣男子很快便走了过来,在那老者做出“请”手势后,踏入了凉亭。“儿子给父亲请安。” 中年男子笑着点点头“还不给先生请安。” 龙安恪听吩咐照办,朝着风辙规矩地行了一个弟子礼“给先生请安。” 风辙忙道:“不敢。” 一旁的风雰见状,眉心一跳,顿时这两人的身分已经猜了个大概。 中年男子又将目光投向风雰,而后看了儿子一眼,对着风辙笑道:“这两个孩子看着倒是满般配的。” 风辙心里一惊,只觉满嘴都是苦涩,强撑着道:“令公子如此俊秀的人物岂是小女高攀得起的,您太抬举她了。” 龙安恪的目光落到了风雰身上,美丽娉婷的一名少女,整个人便如一株淡然安静的百合,清清淡淡的。 “高攀吗?”中年男子话音拖长,漫不经心地扫了儿子一眼。 龙安恪微微一笑,温煦地道:“是先生太谦虚了。” 中年男子的目光在儿子身上停了一下就转开了,看向一直垂眸不语的人“风姑娘觉得小儿如何?” 被突然点名的风雰微惊,只得抬眼看了那锦衣男子一眼。 他一身宝蓝色的锦衣,腰束锦带,鼻梁挺直,双目炯炯有神,眉形英挺,是个极俊的少年,且似乎与不久之前她在河边看到的人有些相似… 不期然她的目光与对方的视线相撞,风雰马上收回视线,再次垂眸,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令公子自然是极好的。” 中年男子不由得朗笑出声“如此便好。” 风雰心中便有些着急。 风辙干笑道:“公子人品贵重,当配淑女,微臣不日便要携小女归乡,只怕到时候小人是喝不到公子的喜酒了。” 龙安恪看了他一眼,跟着又看了风雰一眼。 中年男子闻言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你仍旧要回乡啊。” “落叶归根是内人与微臣的心愿。” “算了,没心思下了,便到这里吧。”说着,那中年男子站起身,朝亭外走去。 风辙也急忙跟着站起,恭恭敬敬地送他出去。 龙安恪目送父亲离开,回首看了风氏父女一眼,唇线轻勾,笑道:“不知先生几时离京?我也好去相送。” “不敢有劳公子。” “先生毋须如此拘谨,您到底曾教过我几年,师生之礼不可废。” 风辙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龙安恪不等他回答,又看向风雰道:“说来风姑娘也是我的师妹呢,不知师妹如何称呼?” 风辙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 风雰越发小心的回答“不敢当师妹之称。” 龙安恪笑了笑“今日出来的时间很久了,我就先告辞了,先生不必相送。”说完,他便领着自己的几个随从离开了。 一直到他的身影再也看不到,风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 风雰扶住案亲,不抱希望的问道:“爹,你有教过别的学生吗?” 风辙摇头“为父教过的学生只有那家。” 她抿了抿唇,又道:“那怎么会扯到我身上来?” 他苦笑一声“大概是病急乱投医吧。”冀王年过弱冠,却迟迟没有成亲的打算,皇上这是急了呢。 “爹,咱们还是提早离京吧。”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风辙用力点头“今天回去就收拾行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