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说不想失礼与 (第1/2页)
第31章 说不想失礼与 “我只要阿姐你,阿姐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虫娘永远不和阿姐分开。”谢璋抚了抚谢琼散乱的满头青丝,虽是带笑,却只哄道:“又要说傻话。都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还同个小孩子一样撒娇。不管今后如何,阿姐都希望你好好的,能同自己心上人长长久久过上一辈子,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 两人闲话至此,谢琼心中一动,想起崔泠那位兄长,谢璋的心上良人,忍不住开口:“那你同姐夫到底如何?崔泠说他有意求和,想带你回宛城,那阿姐你是怎么想的?” 谢璋出嫁之时,谢家从宛城外几百里的醉花林摘了酡颜花瓣染布做衣,选了江南之地九十九位最好的秀娘,使出了九万九千九百线,才将那件采了金凤朝凰图制式的嫁衣绣制妥当,那样高贵明亮的嫁衣,那样柔婉秀美的女子。 在宛城最为声势浩大的典仪中嫁与仕途鼎盛,俊俏年少的崔家三郎,被不知多少未嫁少女在梦里深深羡慕着。 “他?”床榻前不过双十的年轻妇人学着谢琼眯眼笑起来,颇似年少天真时,未解愁闷。“我不过是为他着想罢了。为人妻子。 就是要盼着夫君事事顺遂才好,怎么能为他多添烦忧?”她越笑越俏,身为少女时的烂漫抹去了嫁为人妇的光阴,笑着笑着便抱着谢琼,唱起少时她哄谢琼睡觉的童谣来。 “桃花落兮,岁岁安。吾家小童,安睡兮。莫道夜长人梦醒,只念今朝…”早非小童的谢琼窝在榻上,被妇人一声声哄着,眼皮坠得越发沉,身子便躺得越发软。额上如阿娘般柔软温暖的手抚过她的眼睛,将屋里的月光全都收拢了去。 “睡吧。以后要同谢重山好好的,除了宛城,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黑甜乡愈近,人声愈远。 谢琼在一片柔软与欢欣中沉沉睡去,未知再度醒来时,人事已换。太初十年,三月末。罪臣谢侯长女谢璋遇水而亡,谢氏上下大恸,停灵三日。 复明日,崔氏发以驰信,命弟泠扶棺速归。谢璋虽已归家,却任然是上了崔氏族谱的崔谢氏,谢家的叔伯长辈在官驿商量的半天,最后还是同意让崔泠将谢璋带回宛城崔氏祖坟安葬。 谢家上下便只剩了个谢琼,咬牙堵在崔泠门口,要问个明白,该死的崔家三郎的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要让谢璋跳井才能如他的意。湖蓝衣衫的男子眉眼照旧明秀,被她拦住时略有薄怒,却被哀戚盖住,只隐忍不发。 ***伺候谢璋的侍女晏娘为解纷争,将信纸呈了上来。素纸云州墨,笔锋尖锐峻刻,下笔入木,力透纸背。执笔的该是个行事利落洒脱的郎君,写得却都是些小意讨好的夫妻情话。 洋洋洒洒五大页,有大半是在细细碎碎说些昔日的闺房乐事:春时遇雨,夫妻檐下相携避雨,夏夜赏荷,谢璋在何时何地同他说了些什么话。冬日温酒,赏雪观美人。不知美人何时归。待到末了。 信中言语笔锋一转,只道“谢家诸般祸事,与宛城杨陈两姓,并辽州章家脱不了干系,柔娘莫要担心,亦不要再怄气,暂且回京。为夫在朝上自会替谢家周旋。虽倾崔之族,亦为谢家平。盼君万安,切记切记。” 柔娘是谢璋小字。盼柔娘万安,柔娘已不在,那末页信笺上还有干透了的两滴墨痕,想来读着信的人是如何愁肠百结,提笔却无可答复,最后却只能自沉孤井。崔泠低眉,怜悯地瞧着几乎将掌心掐破的谢琼。 “新安公主意属阿兄,谢侯困兵塔庵城之时,她就在显阳殿求了皇帝三日,要阿兄做她的驸马。你以为你阿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