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从来都自己事 (第1/2页)
第75章 从来都自己事 也该有个头了。娘们唧唧的像个什么样子?没长嘴还是没有手?不敢动手抢,还不敢开口说?”章言之牙都快咬裂了。 眼见马上女子朝着她身后的男子轻轻笑起来,他终于忍不住,仰着脖子喊出声来。男子的声音隔着晨起时的水汽,冰凉沁人,何其坚决。“谢琼!”谢琼听到有人唤她的名字,怔怔回头。谢重山却借着替她整理鬓发的机会,轻轻捂住她的耳朵。 “那年宛城琼花宴上,我第一次见到你,就十分厌恶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我恨你!向来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谢琼只听着耳旁呼呼风声,瞧着远处章言之的嘴唇一开一合,她听不清楚,摇了摇头,谢重山才把收回手,重新握起缰绳。谢琼只得皱眉问他:“章言之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他只是骂我,说五年后一定出兵,要取我性命。”谢重山面不改色勒紧缰绳,右手扬起又落下。马蹄下便溅起灰尘,带着他和谢琼朝城外疾驰而去。三十死士紧随其后。 “可是他明明叫了我的名字。谢重山你撒谎。现在你胆子大了。居然敢哄我了?”谢琼被裹在裘袍中,只露出一双眼睛,声音被晨时的冷风吹得破碎。 谢重山却只是紧紧揽着她的腰,在她耳旁哼了一声。二人身后是渐渐远去的上阳城墙,还有巍峨城墙下一身朱甲的章言之。章家公子绵延数年的恨意,永远不会有落幕的那日。有些事不必承认。 因为当他明白过来自己所求为何的时候,已经太晚。有些话不说出口,骄傲便不会被摧折弃置,他仍然能做个辽州城中跋扈矜贵的朱甲将军,不曾尝过人间风月,也不懂得成全。 一心谋划,为得只是辽地十八州的百姓和日后的挥兵东进。章言之憎恶谢琼,从来如是。谢侯王军与章家订了五年的止战盟约,两方就此休战。 十三万乌甲军迁回琼州。南下的十万崔家兵马,在得了崔琰身死的消息之后,也在漳河天险之前险险停步,其后又受大司马崔泠之令,折返宛城。 谢琼和谢重山一道回了琼州。十三万兵马迁军并非小事,纵使还有个任劳任怨的周策供驱使,谢重山也忙活了小半个月。 他一面在案牍公文中煎熬,一面盼着谢琼偶尔能想起他,到琼州城外的军中大营瞧他几眼。可直到谢重山终于将一众俗务推脱到周策身上,骑马赶回城中将军府时,谢琼也没有派人来探问过。 她只偶尔发来过几封信。信上寥寥数语,说得也不过是女儿阿珠如何如何,半句也未说过她想他。 谢重山自然不敢委屈,他有自知之明。谢琼在将军府中,看顾着阿珠照样能活得舒心,可是他总瞧不见她,胸中就像缺失了什么,食卧皆不安稳。 ***谢重山回到将军府中时,谢琼正卧在榻上小憩。身侧冰盘中丢了几只广玉兰,她蜷在榻上,用轻纱宫扇掩住颊,兀自睡得香甜。 谢重山算了算,按谢琼信中所说,阿珠此时应该正跟着先生读书,便轻轻挤到谢琼身侧,拾了她身上的纱扇,轻轻替她扇风。阿珠终于学得乖巧了些。 谢琼遇险虽怪不到她身上,可这孩子却着实被吓了一跳。再也不敢胡乱折腾,日日只乖乖跟着先生读书,她养在华府时,府中老太爷便极看中她的功课。 开蒙早,如今教她读书的先生也是老太爷亲自去远地寻访来的孙大儒。孙大儒学识渊博,不拘形意,日日教阿珠读些游侠故事,名臣列传,偶尔也学些策论时事。 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