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夺滟记_第63章姿势十分飘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姿势十分飘逸 (第2/2页)

”二个女子对他自然是更为倾倒,万分喜欢,几日来的忧愁,一扫而空,心中早忘了旧爱,只有新欢。

    一路上殷梨亭见三人亲亲我我,却可怜了他,想避开又不动动弹,自己夹在中间,处境好不尴尬!马车悠悠晃晃行至三官殿,四人又弃马坐船,渡汉水而南。船至中流,两岸风景优美,青山绿水,早不见了大漠中的巍巍漭漭,尽是一鸿柔情绿意。

    望着滔滔江水,江风拂面,四人一路疲倦,一扫而空。渡船过汉水后,又改为马车,道路微有倾斜,就似上山一般,此刻殷梨亭喜上眉梢,极为高兴,因为不过多久,就要到了武当山的脚下。

    再行不到半个时辰,道路开始颠簸,全是斜上而行,忽见路前立于一块巨石,石上刻有几个大字,曰:“武当山顶松柏长”下面是一首长诗:“英雄以广阔之胸怀,驰骋在神州大地,纵横于锦绣河山。

    东渡滔滔沧海,西登巍巍昆仑。南至大理夷疆,北达罗刹域外。皑皑雪山顶,惊见飞雪肆下。莽莽黄沙下,伴得凄凉西风。偶至深山古观,沉潭幽谷,别有一番异景奇情,倦鸟归,愿长伴松柏。

    转眼三十余载,一岁一憔悴,徒增伤感。忽见一棵老松,满枝寒愁。能奈何?秋去冬又来,郁郁叹,终归是一行清泪、两眼迷惘,望长天,不忧郁时也凄凉!”

    诗尾着有:“武当张三丰”五字。杨逐宇心中一振,知道已经到了武当山下,他见那诗上部分写的豪气云天,也不禁觉得胸中沸腾,而下部分却甚为伤感,让人读之眼酸,似乎是张三丰用一生行迹所感,都融合于此长诗之中,心中突浮起一股钦佩,想道:“张三丰一身游历名川山河无数,心胸陶冶得无限广博,又是悟性极高,可谓一世奇人,所以才成为一代宗师。

    他见识度量,只怕天下间无人能及。哎!可这神仙般的人物,却为何诗句后面却充满了nongnong的忧伤一般?”

    殷梨亭卧于塌内,见几人都看石碑上的诗句,微笑道:“这是我师傅三十岁时所刻,他有一日游历到此,见此地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清气幽幽灵气四散,于是不愿离开,就在此开创了武当派。

    他老人家把诗名为‘武当山顶松柏长’,就是比喻他开创的武当基业。”杨逐宇“哦”了一声,暗道:“从那诗词之中,这我倒也看的出来,只是后面诗意,殷六侠却没有解释!”

    他本想开口询问,想到张三丰乃武林人士最尊敬的泰山北斗,自己虽然不羁,但也不敢不敬,打探他年轻时的往事,似乎有些不好,于是便忍了下来。

    其实张三丰虽是一世奇人,却也无法摆脱爱恨纠缠,他年轻时曾深爱女侠郭襄,可惜阴差阳错,最终没有成为眷属,所以他心冷之下游至武当山,才开创武当一派。

    而郭襄创立峨眉,成为峨眉祖师。只是这些往日旧事,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殷梨亭自然是也不知道了!四人停留片刻,便即上山,将到半山,又见一块大石,上面只刻“解剑台”三个大字。

    忽见两个道士从石后跃出,叫道:“不知是哪一路的朋友,光临我武当山?”正是武当派的第三代弟子。杨逐宇上前答道:“在下杨逐宇,专程送武当殷六侠回来。”一名道人惊道:“哦。

    原来是杨少侠,最近江湖上你的大名可传的沸沸腾腾。”神色有些警惕,又道:“你说送我师傅上山,我师傅他在哪里?”原来这人正是殷梨亭的嫡传弟子。

    杨逐宇正准备告知殷梨亭就在身够马车内,车内殷梨亭已道:“清风,为师受了重伤,不能动弹,杨少侠远来辛苦,不必多疑,你快请他移步敝观奉茶。”

    那叫清风的弟子一听果然是师傅的声音,脸上一喜,随后又是一忧,忙拱手道:“抱歉,杨少侠请!”又对身边另一名道人说道:“师傅原来受伤了!可不知伤的重不重,你这就去禀告太师傅。”

    那道人点了点头,向山上飞奔而去。清风带着四人上了武当山,只见到处竹林郁郁,修篁森森,绿阴遍地,除了偶闻鸟语之外,竟是半点声息也无,没有丝毫中原大派的霸气,杨逐宇心中暗道:“这果然是一个修道的清静地方。”

    刚到紫霄宫三清殿,一个老道带着几个弟子迎面而来,那老道看似一百多岁,红光满面,须眉俱白,双目凝神,透出一股和蔼之气,他姿势十分飘逸,颇有道骨仙风的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