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4页)
;若你们得手了,主使者必也将你们灭口,愈少人知道愈是保障。要是你们供出那人将功折罪,皇上仁慈,说不准还能留你们其他族人的性命呢!” 她的话似乎起了些效用,刺客们开始用眼光交换意见,态度已有软化。 “爱妃说的话就是朕要说的。”朱祈良也适时补上一句,投给宁妃一个赞赏的目光。 双手握拳,庞大的身躯倏然紧绷,刺客首领像是豁出去了,突然扬起头来,却是直视宁妃。 “主使者是…七王爷朱翊。” 。lyt99。lyt99。lyt99 七王爷…朱翊? 在别苑里已过数天,容华…也就是宁妃,坐在苑里徊澜楼的房内,蹙起娥眉望着窗外斜阳映照的迷离景致。 她知道护卫们现在人心惶惶,深怕又有刺客入侵,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逻,皇上身边更是高手聚集,就怕他出了什么差错。但她只暗中要地方知府在别苑内外布游兵马,央求皇上压下遭刺的消息,停留在此为的是想瞧瞧皇宫内是否有任何蠢动的迹象。 她求,皇上便答应了,他一向信任她,无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实上,她对刺客的供词仍有疑虑。朱翊是皇上的胞弟,受先王封为晋王,因排行第七,皇族人习惯称他七王爷。她入官后从没见过他,只听闻他行事极低调,虽说皇上微服出官时,为了安全起见曾预先知会他,要他在皇上入晋境时加强注意,但如今才走到太行山边,还未入晋便遇到行刺,七王爷确实有很大嫌疑。 可是,她直觉这事有些古怪。 没有人会蠢到在自己家门口杀人。 “叩叩!”一阵敲门声传来,跟着一个尖细微小的嗓音响起… “宁妃娘娘?”是王公公。 “进来。”容华的随身女侍珊儿在大火那一夜慌张离去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因此没有人通传。她藏起了脸上的忧虑,不露出一丝疲态。 王公公推门进来,仔细地掩上门扉,小心谨慎过了头。 “什么事?”她毫不放松地盯着他。皇上的内传通常不刻意和嫔妃交好,以正官纪,而她却是唯一的例外。 “禀娘娘,皇上前些天下旨要七王爷立即由太原赶来别苑,看来是想明算帐了。奴才好不容易观个空赶紧过来给您报信。”他的表情几乎称得上是逢迎了。 “约莫什么时候会到?”皇上竟又如此冲动?容华暗叹口气,先皇的沉稳可是一丝也未传到皇帝身上,做事往往任性而为,瞻前不顾后。 “快马加鞭的话,这两天应该就会到。” “我知道了。”容华低头沉思,已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件事。“王公公,七王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娘娘几年前入宫时,现在的皇上已经登基,所以有所不知。在先皇尚未立储前,七皇子朱翊文武兼备、见识高远,是最被看好的太子人选,可是后来不知为何,先皇遗诏改立现在的皇上,七皇子仅封为晋王。” “因此他可能心有不甘?”容华推测。 “奴才以为皇上登基后,七王爷便马上离开皇宫至封地,数年间从未回官,虽然屡次战功彪炳、军容壮盛,却从未听过他恃功而骄或拥兵自重,没有谋朝篡位之象。只是想不到七王爷竟买凶弑君,或许是一时糊涂。” “七王爷是怎样的人?” “过去还是皇子时,七王爷意态飞扬却沉稳自持,处事深谋远虑,在政事上颇得先皇器重,后来到晋境后,行事转为低调隐晦,锋芒尽致。” 是怕武功太盛,盖过皇上的功绩吗?还是韬光养晦,想来个十年生聚,一朝再起?容华对七王爷的好奇心愈来愈重了。 “好了,你下去吧。今天的谈话我会保密,我还要留着你的头做事呢!”她需要自个儿好好想一想。 “娘娘…”王公公欲言又止。 容华淡淡看了他一眼,一向都是别人讨好他,宫里的嫔妃是求皇上一夜临幸;文武大臣们为的是探查上意。而他会对她另眼相待的原因,她也明白,一方面因为她受宠,另一方面… “对了,我在宫里收着只白玉古镯用不上,回去就赏给你吧!”她也很识相。 “谢娘娘。” 。lyt99。lyt99。lyt99 棒日一早,容华端着一盅甜品,来到朱祈良身前。 “皇上,您最近心里烦,整日坐立不安,臣妾熬了碗冰糖燕窝给您。”莲步轻移至他身边,容华知道他不会自个儿动手,便掀开盅盖,舀起一口至他嘴边。 朱祈良看了她一眼,犹豫一会儿才张口喝下,而后便心浮气躁地摇摇头,习惯性地向她抱怨“朕一点胃口也没有。一想到七皇弟居然买凶杀朕,朕便感到一阵心寒,朕登基之前,众皇子间已是感情疏离,只有七皇弟与朕还有话说,如今兄弟相残,更是可悲,前些日子朕已下旨要他马上来,非问个清楚不可!” “皇上,这件事不一定是七王爷做的。”容华心平气和一笑,希望把这种情绪也感染给他。 “你怎么知道?”朱祈良疑惑地看着她“可是那些刺客不是说…” “若是嫁祸呢?皇上应该不会轻信歹徒的话吧?” 她先把朱祈良捧得高高的,再把自己之前的疑虑说出来,好像思虑周密的都是他。 然后她又举出另一个可能性“当然,七王爷也可能是主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