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不得不说 (第1/2页)
第227章 不得不说 而且是位于繁华路段的大型电影院。那5家大型电影院,如果有好片源的话,每天都会产生大笔的盈利。 但若是上座率很低的话,那它们因为经营成本比其他影院高出许多的,那么亏损情况也更加严重,由于邵氏的电影不景气,现在邵氏院线那5家加盟电影院主,已经开始闹着要散伙了。 邵逸夫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稳妥的好办法,要解决现在邵氏影业的问题,就必须要动刀子挖腐rou。可这治疗的法子太猛,说不定邵氏影业的病没治好,公司就已经先散了,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邵逸夫站起来说道:“走吧!”方逸华立即过来扶着邵逸夫出去,两人的跟班从另一桌过来,捧着他们的物品跟上。刚刚走出茶餐厅不远,突然七八个早已蹲候多时的记者就跑上前来,长枪短炮对准邵逸夫和方逸华二人。 两人都以为记者们是来采访关于歌唱大赛新闻的,这几天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反感,慢吞吞走着路配合着记者采访。记者们果然是来采访歌唱大赛的,一个记者抢先问道:“方女士,你还记得华人新秀歌唱赛里有一位叫梅艳芳的女选手吗?” 华人新秀歌唱大赛虽然是方逸华一手弄出来的,可她整天事情多得很,最多关心一下决赛半决赛,哪会去看淘汰赛环节? 方逸华对梅艳芳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她怕自己脑子记漏了,不敢乱说话,而是笑着点点头:“每一个参赛选手都很棒,希望他们以后能继续努力?” 又有记者问道:“那你知不知道梅艳芳在歌唱大赛被淘汰后,成了风行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一提风行唱片公司,方逸华立即想起了康剑飞,脸色微变地看向邵逸夫。 邵逸夫经过了大风大狼,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露出什么异样表情,他笑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既然那位姓梅的歌手选择了签风行唱片,那我们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这七八个记者早在半岛酒店外蹲守了许久,因为邵逸夫喜欢在这里喝下午茶的事情,香港许多人都知道。 在等候邵逸夫出来的时间里,这几个记者显然已经商量好了,设下套子让邵逸夫和方逸华往里面钻,不过邵逸夫和方逸华都是老成精的人物,连续几个问题都回答得有礼有度,根本就没有入套。 终于,一个记者忍不住说道:“邵大亨,方女士,梅艳芳小姐的单曲,昨天就在香港两家电台播放了,那首《千千阙歌》一出来,就被听众点播给点爆了,你们不知道吗?” 邵逸夫脸色微变,方逸华的脸却是直接黑了下来,因为他们却是对此一无所知,事实上,在香港知道《千千阙歌》是梅艳芳唱的人并没有几个,这七八位记者全是康剑飞让人故意放出的消息。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恶心方逸华,而是想借还没散去热度的歌唱大赛,以及无线台和华星唱片来炒作,让梅艳芳的名气飞速扩大。 康剑飞没想恶心方逸华,但方逸华却着实被恶心到了,想想就让她头疼,一个在华人新秀歌唱大赛上被淘汰的歌手,转眼签约风行唱片出单曲就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在打方逸华的脸、说她有眼无珠么? ***“炒作!这纯粹就是想借歌唱大赛的恶意炒作…这个天杀的康剑飞!”方逸华将报纸狠狠地摔在茶几上,若非有邵逸夫在场,恐怕她已经气得摔家里的东西了,关于梅艳芳的报纸很快就出来了,新闻内容果不其然,就是康剑飞慧眼识珠签下梅艳芳,而方逸华与华星公司则被讥为没有眼光,连举办歌唱大赛都买椟还珠。 邵逸夫一生经历过多少事情?中学没毕业就跟哥哥推着放映机在南洋乡间奔走。1931年的时候跑去美国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默,邵逸夫抱着块木板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才获救。 30年代邵氏兄弟公司在香港和南洋已经打下一片江山,但所有的影院和设备都被日军夺去,公司毁于一旦,邵逸夫本人也因拍摄过反日电影而被抓,家里人花了好多钱才让他免了吃枪子儿的命运。 现在香港的邵氏公司,是抗战胜利之后,邵逸夫一个人重新建立起来的。经过了这些大风大狼,邵逸夫会因为这点事情动怒?看着生气的小妾,他忍不住笑道:“宽心,宽心,一个歌手而已,犯不着自己怄气。” 方逸华气呼呼地说道:“我不是因为那个歌手而生气,而是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