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4/5页)
,除了她奇特的经历吸引我,更主要的是她自我奋斗、不畏艰险去争取成功的精神吸引我。 现在这种心境,我需要读三毛,而不是读琼瑶。我却偏偏读琼瑶。我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琼瑶?这说明我的内心深处,还是多几分琼瑶的缠绵,而少了几分三毛的坚强。我太软弱了,我不能这样软弱! 不过,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为什么这样打动郝丽萍的心了。郝丽萍的命运和陆依萍有些相似。郝丽萍还在月子里的时候,他爸爸就和另一个女人好。等到郝丽萍五岁的时候,她mama实在忍受不了,因为他爸爸和那个女人一直没断了线‰婚了,她爸爸就象陆依萍的爸爸找了一个雪姨一样,无情地甩掉了她mama。她mama就象陆依萍的mama一样,苦熬苦巴地把她带大… 啊!每个人都有各自心中的痛苦。我和郝丽萍是好朋友,我应该帮助地消除痛苦,我怎么能光想自己的痛苦呢?我的心太窄小了。 我今天的心情好起来了,我似乎已经战胜了自己的痛苦。我觉得自己又变得坚强起来了。 2月13日 今天是大年初五,地坛庙会结束了。哥哥抖着一张新来的晚报对我说:“你没去看看热闹真可惜了!老年间的厂甸你没见过,新时期的地坛庙会,你又落了空,你可太可惜了!” “我可惜什么?”我顶瞅不上哥哥在这儿耍贫嘴。 “你看看晚报上登的,将近一百万人逛庙会,平均每十个北京人里就有一个逛庙会的,多热闹吧:“这十人里那一个人就是你!行了吧!你开了眼,又买了便宜货,没再拣一、两个钱包回来呀!” “你这人呀,真没劲!不知好孬!” “你这人有劲,留着劲儿少逛点儿,多学习点儿有用的东西…” 要不是哥哥那个小妞来了,他还得跟我在这儿磨牙。人家嗲声嗲气一叫他的名字:“天鹏…”看他吧,就象被电脑遥控一样,马上,转身回头,屁颠屁颠地跑了! 破五了,春节就算过去了。我过了一个什么样的春节?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呢?现在,我什么也不想了,我要安下心来,哪儿也不去,认真读些书,复习功课了‰开学时间不长乐,我要有一种紧迫感。 2月15日 破天荒,今天傍晚爸爸头一个回家。他很少这样早下班的。一进门,他就高兴地对我说:“天琳,推上你的新车,咱们出去转转!” 我挺纳闷,爸爸个儿是怎么啦? “走吧!天天这么看书,别看傻了!去出换换空气!” 我被爸爸拉出了屋。自行车买了好些天了,一直没骑过呢。今儿,爸爸怎么想起来让我骑了呢?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葯! 我和爸爸并排骑着车。天,灰蒙蒙的,大概要下雪。空气,清冽而湿润。我还从来没有这样和爸爸并排骑着车走过。一下子,我象大人一样了。以前,总是爸爸骑车带着我。一种从来未有的温情涌上心头。 “爸爸!”我禁不住叫了一声。 “嗯!”爸爸扭过头。 “爸爸!”我不知怎么搞的,忽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问道。“年轻时.在没认识mama之前,有姑娘追过您吗?” 爸爸没回答。大概,他没想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过了好久,他才说:“一般讲,在这样的问题上,男孩子没有女孩子看得重!女孩子应该向男孩子学习这一点!天琳,你的事,我都清楚了。你要能拔身出来!” 爸爸说完之后,再也不提这事。他领我去自由市场,说是买条活鱼熬汤,我同他在池中摸活鱼,摸到手里又滑走,真有趣!最后拎回一条一斤六两的大鲢鱼回家,鱼还在车把上一蹦一跳的。溅了我一身水。我明白爸爸的心意:他是特意带我出来散心的呀!爸爸,爸爸;您放心吧,我会拔身出来!我会坚强起来! 2月16日 收到姑姑的来信。她问我为什么没有去呼和浩特?她买好整整一只羊,是特意托人到草原买回来的呢,等我去吃我喜欢吃的涮羊rou。可是,一直等到过了初五,眼瞅着快开学了,还是没有见我来。她的几个儿子想分了这只羊,她没让。那只羊还硬柳梆地冻在阳台上… 我读着姑姑的信,眼泪滴落在信纸上。姑姑,我对不起您!从放寒假到现在,我光沉浸在个人的烦恼之中,连一封信都没给您写!我太自私了!我让您孤独而寂寞地过了一个春节! 我出生刚刚满月,姑姑呀,就是您把我从成都抱回呼和浩特。那时候,mama在北京上班,爸爸当兵在成都驻防,mama是在成都,在爸爸部队的医院里生下的我。生下我,mama没有奶,任凭熬了多少鱼场、排骨扬、泥鳅汤…还是催不下一滴奶。mama身体坏透了,我是被爸爸抱出了院,mama还住在医院里。我小时候可真能折腾,一宿一宿不睡觉,光是哭,大家都叫我“夜哭郎。”爸爸实在没办法又照顾mama又照顾我,只好打电报请来了您!您一直在这里把我带到出满月,和爸爸、mama商量:“你们工作这么忙,你呢,当兵,到处流动,静敏呢,身子骨又这么弱,你们要是放心,孩子就交给我带,我反正也退休了…”就这样,您一直把我带到十岁! 小时候,我难得见到到处跑的爸爸,也难得见到一直病殃殃的mama。我一直管您叫mama,叫得您起头只是笑,后来就高高兴兴答应。我知道,您给了我快乐,我也给了您快乐!我离不开您,您也离不开我。 罢到呼和浩特时,我还是个“夜哭郎”抱起来哭,放下来哭,哭得您也掉下眼泪来不住哭。我和您对着哭。后来,您带我去医院,中葯、西葯都吃,哭还是止不住。我可真是个“个别分子。”您听邻居讲,把小孩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贴在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