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遮蔽 (第1/10页)
遮蔽 他——案件 1 这个人就摆在我们面前。他是个杀人嫌犯。 我刚放走一批嫌疑犯,那是从夜总会抓来的三陪女。作为一个刑警队长,我负责了这场扫黄突击行动,却没想到如此怨声载道,被涉及部门太多了。 没有了色情业,娱乐业服务业也垮了;娱乐服务业垮了,宾馆旅馆也生意萧条了;游客少了,过夜生活的人少了,出租车司机也没了生意,鬼魂似地满城市游荡,拍着方向盘骂娘;交警也罚不了款,工商也收不了管理费,税务也收不了税;经济不滋润了,领导也不高兴了。牵一发动全身。说白了,色情行业已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要不要发展经济?要。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这地方出的是妓女。只能把她们给放了。那些女人也明白为什么放了她们,瞧她们慢吞吞收拾东西的样子。有一个还把发夹解下来,含在嘴里,用手细细地扎着头发,吔你一眼。我企图唤起她们的廉耻,我说:你们为什么要出卖身体? 她们回答:有,为什么不用?不用白不用。 爹妈给的。另一个说,就像你爹妈给了你一米八,就用来抓人。 我可不是因为一米八才抓人的。我正色道,要有理由。 被你抓了,有理没理都由你说了算了。她们说。 也许吧。我有着跟职业很相称的外表。被我抓的人,无论有罪没罪,都会显出罪犯的模样。在我所在的辖区,大人吓唬小孩,也会说:叫一米八来抓! 我的一米八外号,是在结婚那天传出去的。我的妻子各方面都相当优秀,当初追求者众多,她独独选中了我。结婚闹新房时,大家问她为什么选中了我,她笑而不答。一个同事就扯着嗓门问,是不是看中了他一米八?是不是看中了他一米八?从此我就被叫做了“一米八”我一来到办案现场,就会有人喊:一米八来啦,一米八来啦! 我不讳言一直很得意自己的身高。有多少男人为自己的身材矮小懊丧不已,痛不欲生。父母给了我好身材,也给了我光明的前景。当初我考进警官学校,在面试上就赚了大便宜。在学校里,开运动会,我在前面拿旗;文娱演出,我演英雄;我走到哪里都有女同胞热辣辣的目光,以至于我觉得自己本该如此,世界本就是如此。我的魁梧身材是父母给的,父母的恩情是做子女的终生也报答不完的。 所以当我接手眼前这个案件,简直不能理解。这是一个凶杀案。被杀死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母亲,凶手不是别人,恰恰是她的儿子。这个世界什么都会发生,妓女不知羞耻,儿子杀亲生母亲,简直是疯了。 他就在我的面前。他是个残疾人。 是小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的。他病病歪歪坐在现场。我让人把他扶出去,不料他一被扶起,就歪着要倒下去。那脚竟然没有一点支撑力量。边上有邻居说,要用抱,把他抱出去。别人抱不动,最后只能由人高马大的我把他抱上了警车。 这样的人,居然会杀人?简直不可思议。邻居们说,他平时必须趴着母亲的肩膀才能勉强走动的。用拐杖也不能站稳,所以干脆就弃拐杖不用了。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打死他母亲的。难道那母亲不会逃吗?只要稍加逃脱,他就不可能接近对方。 人有着求生的本能。 也许是因为被害者是母亲。她不忍心逃。她一逃,他就会倒下去。母亲是不能看着自己儿子跌倒的。宁可自己挨揍。难道她就这样让自己活活被打死了吗? 她是被鞭子抽死的。她的尸体上布满了鞭痕。那每一道鞭痕,都把她向死亡推近一步。我难以想象她是怎样忍受着,一步步被推向生命终点的。 我查看那个鞭子。皮的,是真皮。也许由于长期在水里浸过,显得又干又硬。 我不知道凶手是怎么弄到这东西的。即使是自己加工,也需要原材料。他怎么上街去买?他每走一步,都要由母亲驮着。难道是在他母亲支持下得到的?我注意到,那鞭子的握柄上包着一个绒布护套。完全按照这握柄的尺寸缝制的,十分妥贴地包住了握柄。我的眼睛被那护套上的一圈针线绣成的花边吸引住了:顺畅而均匀,明显是出自女人之手。这缝制柄套的女人是谁?难道还有第三人?如果没有,难道就是死者? 那凶手,他什么也不说。 2 邻居们说,当时只听到那母亲一声嚎。好像从胀满气的汽球里泄出来一点,又马上憋住。然后又什么也听不见了。门紧闭。有好奇者跑到与他们家相邻的一个杂货铺里。杂货铺老板不愿意人家进柜台里来,只答应代为偷听。他把耳朵贴近相隔的墙板听,没听出什么名堂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一条命被打死了,那边应该有些声响。杂货铺老板说。这是一片棚屋区,房屋间只用单层隔板隔着。 假如只是壁板,也许还可以看到影子晃动。但是他们家的墙板上糊着报纸,从外面什么也看不见。近几个星期来,那家不欢迎人家进他们的屋子了。过去有什么事,还叫大家进去帮个忙,现在全没有了。居委会说,有事找他们,那母亲也总是堵在门口,问:什么事? 那家都闷出一股馊味了。居委会主任说。 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进他们家了。居委会说。我们可忙的事多着呢!计划生育、社区卫生、垃圾袋装、休闲公园建设,还有腰鼓队表演。抓腰鼓队可是事半功倍的事,最能显政绩。一到什么活动,无论是节日,还是“十六大”,还是移风易俗宣传,把它拉出去。社区里动不动就锣鼓喧天。 但这一切,似乎都跟这一家没有关系。不过他们是好公民,禁止做的事,他们绝不会去做,包括乱占门口地盘,乱倒垃圾什么的。至于重中之重的计划生育,跟他们根本就没有关系。那儿子,根本就娶不到媳妇。 这个家庭只有母子两个人。死者的丈夫很早就死了。她三十岁就守了寡。因为这孩子,她没有再嫁,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的病已经被宣布无治,母亲就自己发明治疗的办法。在脚上绑木板,撑着,让孩子走。 或者是把孩子的脚绑在床栏上,让他弯下,立起,锻炼脊柱力。一天五、六个小时。大家看着那小孩也挺可怜的,疼,累,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淌下来。做母亲的哪里就不心疼?可是她还是逼着小孩练。常因为这样打孩子。 大家来劝,她说:不练好了以后怎么活?她急起来也这样冲她孩子叫。有用没用,不管三七二十一练就是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可是孩子始终没有好起来。 人们总是瞧见母亲驮着儿子,转这里,转那里。从小到大,他总是这样被母亲拽着驮着。这种情形从来没有改变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