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宫闱史_第38章便淋淋漓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便淋淋漓漓 (第2/2页)

些宫女、内监十分胆大,竟敢荒废执事,肆无忌惮了。朕躬若不整顿一番,将来宫廷里面,宫女、内监人人效尤,还有什么职务呢?”

    一面想着,一面前进,不知不觉,行至一座宫前,抬头一看,见匾额上写着“静香轩”三字。太祖转念道:“这静香轩,乃是朕妹,燕国长公主居住的地方,朕和她长久没有见面,何不进内,略略叙谈呢?”

    心中想着,步入里面,走进窗前,忽听得一声长叹,其声幽怨异常。太祖听了,不禁止住脚步,从窗隙中向内窥视。未知长叹的究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太祖走到了静香轩。

    正拟入内与燕国长公主叙谈,刚才步近窗前,忽听得一声长叹,其声悲而且怨,异常动人。便停往了脚步,立在窗前,向内窥视,那窗扇嵌着很透明的琉璃,看将进去,甚是明了。

    原来发这一声长叹的不是他人,正是太祖的胞妹…燕国长公主,她因在沉香床上,春睡方醒,抖起了一腔幽怨,所以发出这声长叹。

    太祖见她斜倚牙床,双眼惺忪,似泣非泣,显露着不胜伤春的模样,房中静悄悄的,鸦雀无声,也没有一个宫女在旁侍候。

    太祖瞧见这般行径,早已明白她的意思,不觉暗暗点头道:“御妹正在青年,没了妹丈,寡鹄孤鸾,形只影单,无人陪伴,怎么叫她不伤心呢?这却是朕的过失了,像御妹的年纪,应该早早替她觅取才貌双全的人,遣嫁出宫,才是道理。

    如何竟会忘记得连影儿都没有呢?”你道太祖因甚说出这番话来?只为太祖有胞妹二人,一已夭逝,追封为陈国长公主。一曾嫁米家为妇,丈夫名唤米德福。不幸那米德福没有福气做皇帝的妹丈,一病而亡,抛撇下少年妻房,又没生下男女,家境十分艰难。

    太祖在周世宗时,便奉了杜太后之命,接了回来,一同居住及至太祖登了大宝,遂封她为燕国长公主,迎接太后入宫以后,公主也就奉了太后懿旨,到宫内存身。

    太后因痛爱女儿,不忍相离过远,便告知太祖,把仁寿宫里的静香轩,赐给公主作为闺房。太祖手足情深,哪有不允之理,况且太后年迈,皇后妃嫔。

    不过早晚之间,到仁寿宫请安问候,虽为天子之母,倒因着宫闱礼节,不如庶民之家,媳妇对姑嫜,时刻可以见面。现在得公主住在静香轩内。

    就在仁寿宫里面,便可以早晚陪侍太后,免使年高之人,冷清清的举目无亲,还有些宫女内监奔走使令,岂不甚好!所以太祖听了太后的慈谕。

    立刻满口答应,传下旨意,把仁寿宫的静香轩,赐给燕国长公主居住,并派遣二十四名宫女,十六名内监,侍候公主。杜太后见太祖看待公主如此情重,心内大悦,即命公主迁入静香轩中,朝晚陪侍太后,赐赉甚厚。

    哪知公主虽然置身禁御,养尊处优,享着皇家的富贵,却因韵年守寡,深宫寂寞,难耐凄凉,对着那春花秋月,便觉情绪恶劣,万般伤怀,触处都是悲感。又因这种愁恨,只有自己蕴蓄胸中,不能对人诉说,心里更是难受。

    现当芳春时候,白昼初长,公主朝见过太后,回至静香轩内,愁绪萦心,四肢慵懒,便遣退宫女,倒身在牙床上面,暗暗饮泣。独自一人,伤感了半日,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一觉醒来。

    只见金炉香尽,罗帐四垂,寂寂无声,春昼正永。公主触动了伤春情怀,便连连的打了几个呵欠,伸了一伸懒腰,浑身软绵绵的,一丝气力俱无。只得扭动纤腰,徐徐坐起,但是坐虽坐了起来。

    觉得一阵心跳,丹田中有一股热气,向下直注,倾泻而出,不一会那锦缎做成的盘金绣花裤,便淋淋漓漓,淌了一阵又冷又湿的东西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