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4/4页)
没想到过。 他们一起去喝下午茶,车子经过罗布臣街,郭海珊忽然瞪大双眼。 他同其他人说:“看到没有?大街上居然有自动洗衣场,由此可知地价还未算贵,犹有大把发展余地,文凯,把这地址记下来,明天就去打价。” 吕文凯笑:“你这人浑身铜臭。” 冰海珊笑:“我喜欢赚钱。” 程雯也笑:“我喜欢睡觉。” 程岭忽然感慨“自由国家,自由选择。” “真的,”吕文凯说:“不必严刑拷打,光是逼爱睡觉的人去赚钱,已经是苛政。” 大家笑半晌,忽然郭海珊说:“文革结束了。” 几个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吕文凯的心早已归化,程岭一向对万事都不发表意见,故此竟无人搭腔。 茶会气氛良好,兴高彩烈。 程岭真希望每星期都有这样的聚会,让她靠在沙发上,听他们说说笑笑,略倦了轻轻打一个哈欠。 这时她一生以来最好的日子了,她分外珍惜。 程太太在天之灵是晓得的吧,程霄已经出身,程雯正在享受青春。 程太太临终时是何等挂心,明知孩子们会吃苦,现在她看到他们安好,一定放心了吧! 回家途中,程岭听得吕文凯和程雯在为两块钱争执。 程岭问:“什么事?” 程雯答:“唷,市中心甜心夜总会,华人入场券收五元,白人收三元。” 程岭马上噤声。 吕文凯说:“我不相信今时今日还会有这种歧视现象存在。” 冰海珊怪叫:“女士们,不要为两块钱小题大做好不好?” 程雯说:“这是原则问题。” “我的天。” “现在不去扑灭这星星之火,将来可能变两千两万元,那就真正燎原了。” “相信我,文凯,你过虑了。” “不行,海珊,这件事我是管定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 程岭莞尔。 他还不是一样爱她。 每到这种时候,程岭特别寂寞。 饼两天,程雯在学堂里,念芳正温习,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他是李杰来。 因是程雯的朋友,程岭亲自招呼他。 程岭约莫知道他为何而来。 他带来的礼物也很特别,是一本画册,里面全是色彩悦目的荷花池。 “我替你给程雯。” 小李却说:“不,这是送给你的。” 傍她?这大抵也算伯母政策。 程岭微微笑“你喜欢程雯吧。” “是,她真可爱。” “你与邓永璋真算难得,人人长头发,就你们还肯去理发。” 小李笑起来。 程岭看着他,咦,有什么好笑? “你好似把我们当小孩子。” 这是真的,她一向充当家长,担子背久了,自然口角似老人家,她与他们,从来不是同辈。 程岭于是轻轻劝他:“只得一个程雯,你与邓永璋又是好朋友。” 李杰来欠一欠身子“什么?” “我是说,大家好同学,切莫伤和气,我看是邓永璋认识程雯在先,你说是不是?” 李杰来一怔,要把程岭的话消化一下,才弄明白了,他笑“不,我不是来找程雯,你误会了,我是特地来看你的,陪你聊天。” 程岭十分意外,她耳畔嗡的一声,可是心情却有点愉快,她?特地来陪她? 程岭从来不曾与同龄异性来往,也没想过有这个可能。 “程雯说,你只比她大几岁,可是自幼由你辍学来照顾她生活起居,像个小mama。” 忽然由一个陌生人谈起甜酸往事,程岭感慨万千。 “这是你说话老气溜秋的原因吧!” 程岭觉得有点热,鼻尖冒出汗来。 新来的工人把暖气开得太足了。 她轻轻说:“程雯把我说得太好了。” “他们两兄妹一直希望你可以回到学校去。” 程岭忽然与陌生人讨论起这个严肃的话题来“最近这段日子他们不断怂恿我,可是这又不比念大学,八十岁也是一种荣誉,我才念到初中二,难道现在又回去与小孩子排排坐?” 李杰来微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政府现在办的成人学校师资都很好。” “我知道,那里教授的英语只不过想唐人街居民出到市中心不至于迷路。” “可以请家教。” “那么多科目,要劳驾多少个人?” “先读英语,其余的慢慢来。” 程岭遗憾“始终比不上学校生活,大家争着聚首,一起交功课,弄得不好,又齐齐留堂。” 李杰来笑:“这是真的。” “有时候我也想发愤图强,放下家务,重返校园,一直读一直读,读到博士衔,可是转瞬间又气馁,到底是这样吃吃睡睡日子容易过。” 李杰来见她露出天真的一面,十分高兴。 程岭叹口气:“我早已不做非分之想矣。” “这并非难以达到的目的。” 程岭解嘲的说:“你们读书人总觉得世上除出读书并无第二条路可走。” “不是没有,那些路比较起去,不好走。” 程岭吁出一口气,她当然知道。 “你要是愿意,我帮你介绍老师。” “我再想一想。” “改天我们或许可以到图书馆走走。” “不,”程岭下决心“李先生,你的时候宝贵,不可用在无谓的人与事上。” 李杰来讶异,这是拒绝他的约会? “我习惯耽家里。” “家里是很舒服,但有时也要出去走走。” 程岭只是推搪“我想清楚再说。” 李杰来是廿多岁小伙子,已经相当了解异性心理,知道不能勉强,他起身告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