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退后数步 (第2/2页)
礼物久则来恭迎大唐皇帚威仪,犒赏三军兵马!” 尉迟敬德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严乐赶紧放回拜帖,盖上匣子,放到几案之上,回句轻得恰好叫人听得清楚的话道:“劳军就劳军嘛,干嘛还来些文认认,酸气冲天的一大堆之乎者也…” 他正要退出,尉迟敬德唤住:“等等,她们现在何处?”“在山脚十里,前哨棚门之外候传,未敢轻举妄动!” “哼,还算她们懂得规矩…”他向那中军道:“宣!”那中军与髁将,似乎昨夜就已经得了她们的好处,此时正中下怀,掀帐向外喊道:“王爷有旨宣袁蝶衣晋见!”只听帐外传呼声一重一重地向外传呼下去:“王爷有旨,宣袁蝶衣晋见!” 这么远的距离,一匹快马传令就行了,他们却要这样不厌其烦地重重传呼,原来也只不过要满足这位年迈王爷的虚荣心而已。一定是传呼效果神速,再不就是她们根本不在那么远的地方,传令才不多久,那奇异号角鼓乐声突然大胜,不似地方迎神庙会,倒似训练有素的雄壮“军乐”节奏分明,正好配合步伐,弦律雄壮,极能激发斗志!这一队号角鼓乐,极收“先声夺人”之效,尉迟敬德下令道:“校级以上军官,全部校场集合!” 这校场其实就在他的“中军帐外”这尉迟敬德能百战百胜,自有他的治军之道。一声令下,只见四面八方,十万大军布阵范围之内,所有校级以上军官,全都赶至中军帐所在的校场来。 校级以上军官至少数千,却能迅速在校场四周,按所属所部,军阶大小,排列得整整齐齐。恰好就在此时,由数百名钢管长号,大鼓小钹所组成的乐队亦已吹吹打纡,浩浩荡落地到达校场之外,停在入口处。乐队虽停,乐声未止,直到三十六名英姿焕发的“银霞三十六骑”的马队,拱卫着骑着骏马而来的袁蝶衣、凌玉娇、赵君璧、柳含笑、宁儿、馨儿等人进入校场,纤手一场,乐队利时停止。一下子就变得万籁俱寂!那中军掀开帐门高呼:“王爷驾到!” 那数干军官训练有素,立时齐声高喝:“卢晋…威武!”这位年虽老迈,虎威犹存的卢音王,大步走入校场,在正中的虎皮交椅坐下,道:“宣!”这双方人马亦似在比赛军威一般,军方才表演完毕,袁蝶衣清脆嗓音娇喝一声:“献!” 只见校场门口早已等候着的数百壮汉,头戴大红毡帽身穿紧身皂衣,外套上一件大红背心,背心的前胸两片绣着“衣、霞”二字,背后是一个大圆圈中间绣有“袁”字。 这数百壮汉就如民间人家婚嫁迎娶的聘仪队伍一般,每两人一组,挑着木制擢盒,一盒接着一盒地排入校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广场上,然后就空手退出。顷刻之间,这广场上排满了酒、rou、脯、果、南北干货、什锦搪食糕点,甚至绸缎布匹,红红绿绿,令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 突然间,牛鸣啤啤,羊叫咩咩,马嘶唁唁,一群牧人赶了成群健马、成千牛只、上万羊儿,全都围兜到校场一瑞又迅速又有效地就地打桩牵索,将群兽圈在其中。 这批大唐军官个个不敢稍动,这位威武王爷却已惊讶得瞪大了眼珠。他这一辈子南征北讨,大小战役近千场,什么样的场面部见过,就连那次最着战功的平辽之后的受降后场面也不及这次的一半。 袁蝶衣这才翻身下马,凌玉娇等人、银霞三十六骑亦全都下马,手中托着银盘,直趋王爷座前,将银盘放置在他面前的条案上,掀开红绒,现出里面的珠光宝气来。老王爷一生戎马,粗扩食物,裹革而眠,一辈子未见过这许多珠宝珍品。 顿时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袁蝶衣轻启朱唇,向王爷微微一礼,道:“民女袁蝶衣,谨代表大别山区千万居民,恭迎大唐卢晋王虎驾,犒劳三军,敬请笑纳!” 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幅地图,恭敬呈到尉迟敬德之前:“这是“衣霞袁氏”在大别山区的分布详图…”她纤手指着图再详加解释:“这黑线代表本区山川地形,这绿线是河涧溪湖,这红绿线是桥梁道路…” “这是十七个已开垦的“屯区”上面记载各区的人口数字,领导人的姓名…”“这是八个未开垦的“荒区”…”袁蝶次将这地区卷好置于案上,退后数步,与凌玉娇等并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