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4/4页)
********** 远处的一座马车刚刚放下车帘,司空娇秀眉蹙紧“该请大哥好好和三哥谈谈了,今天的事是他故意和你作对,和父皇作对,再这样下去,三哥岂不是和整个朝廷为难?这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 落夕垂着眼,像是睡着了一般,让司空娇气得推了她一把“我为你的事情着急,你怎么好像无所谓?” “我还能说什么呢?”她轻叹口气“你都说了他是存心要与整个朝廷为难,我又能怎样?” “或许你该找他,开诚布公的好好谈一谈,看他到底想怎样?就是和你作对,也该有恩怨了结的时候,难道还要作对一辈子吗?” 心头像是被人用刀划开了一道伤口似的,她想起司空曜在猎场中说的那四个字… 一生一世。 他早已决定要恨她一生一世,她还能怎样化解? 一旁的司空娇随口说:“今天真是古怪,和你说话的叶啸云突然被流箭射中,为了当驸马而来的牧平又败在三哥的箭下。落夕,你今天有没有看日子?会不会是你命犯太岁啊?” 落夕不禁苦笑“太岁能比得过我们这位魔王吗?” “嗯?你说谁?三哥吗?” 她没回话,挑开自己那一边的车帘。外面倒退的树木以及跟随在左右的人群,为什么看上去都那么陌生? 热热闹闹的场景总是围绕在她的左右,但是却激不起她心中的一丝涟漪,唯有…唯有…当手指触碰到袖中的白手帕时,所有故作的镇定、强压的渴望,都像是亟待喷涌的火山,将她全身烧灼得guntang。 人哪,为什么总是在渴求着自己不应该妄想的美梦呢? ************ 司空曜用马鞭狠狠地抽打着树干,府里的家丁奴婢都吓得不敢上前,不知道三皇子为什么一回来就发这么大的脾气,而且还是在他出尽风头,抢到皇上赐的马鞭之后?若换作别人,早将那马鞭高高奉入高阁之中,碰都不敢再碰一下了。 他在发泄,是的,因为无从诉说,只能发泄。此时此刻,他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自以为在皇子中算是最得兄弟姐妹喜欢的,许多人都视他为最英勇的手足,或是最了不起的兄长,然而他却活得如此孤独,孤独到所有的心事都只能一个人苦苦隐藏。 若非我坚信你是真的讨厌她…我会以为你是在嫉妒。 大哥的话真如一把刀插在他心上。嫉妒?若是六年前,他不会认为这是嫉妒,他会坚信这是恨,因为恨,所以要剥夺所有属于落夕的快乐,所以要让她永远为他的存在提心吊胆,让她时刻不得安宁,只能注意他的存在。 然而,边关生活六年,多年的征战除了磨砺他的兵法韬略之外,还磨砺了他的一颗心。 他是嫉妒,也是恨,可因为恨而嫉妒,或是因嫉妒而恨,他分不清楚。 儿时落夕还没有入宫的时候,父皇的子女也有四五个,虽然太子早已是太子,但最得宠的人却是他,人前人后,谁不将他三皇子奉为本朝最明艳的珍珠? 没想到五岁时,他的生命中突然多了一个叫落夕的女婴,她的出现,瞬间改变了属于他的未来,无论他再怎么努力,父皇的眼睛都只是关注着她的成长。 “落夕会笑了!” “落夕会走路了!” “落夕能叫父皇了!” “落夕能读书写字了!” 落夕落夕,落夕的一切仿佛都是值得称颂的,逼迫得周围的人都要跟随父皇一起去赞颂那个不知来历的女孩儿! “父皇,你看我射下了一只小雁!” 九岁时,他第一次弯弓射箭能射中如此高飞的猎物,欣喜若狂地拿到父皇面前炫耀,没想到父皇却皱眉说:“落夕为我们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她向来不喜欢杀戮,昨天还放生了一条小鱼,你要多向她学学,多存一点仁爱之心。” 呸!让他堂堂三皇子向一个黄毛丫头学什么? “父皇,你看我这份兵策写得如何?张大学士都夸赞我写得好呢!” 十岁时,他捧着自己被本朝才子张学士称赞过的兵策去向父皇献宝,没想到父皇又皱眉“有落夕在,现在国泰民安,你应该多学学你大哥,学会治国,而不是打仗。落夕已经开始学刺绣了,昨天还绣了一只可爱的小猫送我,你看,难得她一个五岁的孩子就能绣得这么好,真是天赋异禀。曜儿,你五岁的时候还在满院子玩泥土吧?” 这样的事情一次次重演,他再好的脾气和耐性也已被磨得干净,父皇有多赞美落夕,他就有多反感她,反感到最后累积成山,就变成了难以改善的恨。 即使她温婉的气质越来越如皎洁的月光,让人移不开视线,即使她能绣出世上最美妙的绣品,他还是坚定地决定…要恨她! 常年累月地恨一个人,需要多少毅力和耐心,是没有恨过的人不会了解的,他要时时在暗地里关注那个人,找出更多恨她的理由,这似乎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习惯。 直到有一天,当他发现那些恨似乎开始变质的时候,他不能接受自己对初衷的背叛,于是宁愿继续披着恶人的外衣,干那些看似不可理解的勾当,似乎当所有人向他投来瞩目的目光之时,他才会在心中稍稍得到一些宽慰。 只是那些目光中,总会掺杂着一双纯净的眼,让他心潮翻涌,莫名其妙地怒火加身。 尤其他最恨的是,她将这份温婉和纯净投注到别人身上,尤其是异性身上时,他压抑不住的怒火就会化成如嫉妒一样的烈火,恨不得在顷刻之间蔓烧四野,让这世上除了他与她之外,全都寸草不生。 这种力量,除了“恨之入骨”四个字之外,难道还有别的言词可以形容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