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可否想到 (第2/2页)
多久,天色已经昏暗,就听得府外人声嘈杂,马蹄声四起,紧接着想起“咚咚咚”的大门撞击之声。 杨承宗和商清羽相对而望,知道皇帝的禁军终于到了。杨承宗和商清羽将大门打开,只见门前一位宦官临门而立,却是当朝掌印太监邓谨。 邓谨身后禁军统领蒙宪策马而立,数十骑手持弓箭的骑兵和几百名重甲的士兵分列两侧。邓谨用jianian细的嗓音说道:“罪臣杨承宗接旨,杨承宗身为国之重臣,不思报效国家,反而勾结敌帮,意图谋反,罪大恶极,现将其全家一并打入天牢候审。钦此!” 杨承宗跪在地上道:“臣接旨,只是我杨承宗向来光明磊落,绝无谋反之事,还请圣上明察,还我杨家清白!” 邓谨道:“是非曲直自有圣上公断,来人,将罪臣杨承宗绑了。其他府内一概人等全部捉拿收监。”几个禁军上来将杨承宗和商清羽用绳子绑住,头上套上了枷锁,其余上百人一拥而上冲入府内。 “报告大人,府内其他人等已经全部逃走,空无一人。”一名禁军前来复命。邓谨大怒:“杨承宗,既然你说自己没有谋反,为何遣散府内众人,到底是谁给你通风报信,如实招来。”杨承宗道:“我未谋反,只是不愿连累众人。至于何人报信,恕难相告。 如我真心谋反,为什么得知消息不起兵造反,至少我可以逃走,请大人明察。”邓谨道:“给我搜,一个人不许放走。 蒙将军,你率大军全城搜捕,务必抓住杨家的逆子。杨承宗和其犯妇先派人送入天牢。”此时,杨忠早已骑着快马出城,向蜀中方向疾驰而去。 次日早朝,杨承宗谋反一事已经传遍朝野。街头坊间人们也纷纷议论此事,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杨承宗会谋反,认为其中必有冤情。 朝廷之上,谏议大臣仲师道向皇帝启奏:“杨承宗一事,请圣上明察。杨家世代忠良,杨承宗现在身居高位,没有理由做出谋反之事,定是有人陷害。” 严京道:“启禀圣上,臣本来也不相信杨承宗会做出如此叛逆之事,只是现在有其谋反的亲笔书信作证,我已派人核对过笔迹,确为杨承宗所书。” 皇帝道:“此事交于大理寺与严相共同审理,朕也希望杨将军是清白的,不过要是杨承宗真的谋反,就算杨家有多大功劳也要按律处理,严惩不贷。退朝!” 皇帝回到宫中,准备召见刘贵妃与其共赏严相送来的一座奇石,此时听闻太监禀报,三皇子赵晟求见。皇帝赵延辉有三个皇子,大皇子是当今太子赵煜,二皇子赵亮,三皇子就是刚才求见的赵晟。 三个皇子中太子稳重,深得皇帝器重。二皇子则风流倜傥,在性格上颇像圣上本人。三皇子则自小多谋,儒学,法家,兵家所学颇杂,只是三皇子个性比较阴郁,平时并不受父皇赏识。 “他来做甚,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只见三皇子匆匆来到皇帝面前,双膝跪地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你是为杨承宗一事而来?”皇帝问道。“正是,儿臣以为杨承宗必为jianian人诬陷。父皇知道严相与杨将军素来不睦,让严相审理此案恐怕不妥,儿臣担心严相会以权谋私,罗织罪名,陷害忠良。” 皇帝怒道:“大胆,你怎么可以妄自猜度,私议重臣。朕也不信杨承宗谋反,否则他不会束手就擒,可是你是否想到,他如何得知此事而提前准备,这说明他心思不纯,结党营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