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孩子一直没有 (第1/2页)
第33章 孩子一直没有 这时一个叫黄子澄的大臣站出来反驳说道:“况且天下的精兵现在都集中在京师皇帝的手中,如有谁胆敢违抗皇帝的旨意,起兵造反的话,金陵城外的三大营可不是摆设,那可是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时留下的精锐之军。 到时候三大营削藩平乱还不是皇上一道旨意的事。”这个青年大臣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谈,反应出皇帝对于削藩的事情信心十足。“军国大事,不可不谨慎,特别是用兵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日月皇朝的精锐大军大都集中在京师。 可是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太祖皇帝的时候,在边关也留有大量的精锐之师,就像全部由投降的草原骑兵组成的骁骑营就布防在边关,还有众多的屯垦边军掌握在几个守边关的藩王手中,所以不得不防呀!” 老国公持成稳重,说出来的话得到了在座很多大臣的支持。“老国公这么反对削藩,是否是因为老国公和几位藩王都有亲戚关系,所以出言反对削藩?听说燕王之子此时就在京师老郭。” 这时另一个青年大臣站起来厉声质问道。“臣齐泰请求皇上派人调查此事。”老国公听完气的胡子发抖:“我虽然与几位藩王有亲戚关系。 但是我并不是反对削藩,而是主张这件事要缓缓图之,不可cao之过急,省的一时不慎酿成大祸,如果皇上不相信我,我可以回去就把留在我府上探访的三位燕王之子都扣留下来。 诸王之中就数燕王雄才大略,实力雄厚,只要扣留住他的儿子做人质,至少可以避免燕王首先作乱。” 这时建武皇帝出来打圆场道:“不必这样,我是相信魏国公的为人的。燕王之子可是您的亲外甥,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况且他们也是朕的堂兄弟,在燕王没有露出反意之前就扣留他们,传出去显得我这个皇帝不够仁慈。” “皇上,国事和家事相比孰轻孰重,老臣还是分得清的,如果为了保全日月皇朝的安宁,需要牺牲臣的这几个外孙,臣还是做得出的。”老国公极力辩解道。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老国公的心意朕都清楚,但是就连诸位王叔朕都不忍心伤害,更何况使他们的子孙呢。”建武皇帝安慰着老国公说道。 魏国公一看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于是坐下来不再说话,而朝中的大臣为了削藩的事情还是一直争论著,基本上不赞成削藩的占了多数。 可是几个主张强硬削藩的臣子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所以双方争得是面红耳赤。“不知靖海侯对此有何看法?”这时皇帝突然向明玉发出讯问。 “皇上讯问到微臣,微臣很惶恐,但是臣刚回到京城,对这里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全面了解,所以不敢妄言。”明玉连忙起身答复道。建武皇帝看到明玉没有表态,虽然有些失望。 但是也可以理解,所以就宣布结束了今天的御前会议,此事过段时间再议,让大家都散去了,只留下明玉单独召见。 建武皇帝率先起身回到了自己办公的御书房小花厅,明玉随着皇帝一起来到了皇帝会客用的花厅,一进门打发小太监们出去以后,建武皇帝转身开心的打了明玉胸膛一下。 “你这个家伙,独自跑到扶桑国风流去了,都忘了回来看看我,我不派人传唤你,你是不是就一直躲在扶桑国享福去了?”建武皇帝此时见左右无人,又恢复到一个青年人该有的朝气活力,笑着和明玉开着玩笑。 “皇上明鉴,臣倒是很想回来拜见你,可是扶桑国和大陆隔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