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她是不离不弃,以命护他,可那从来就无关情感,只因她自身所许誓言,如此罢了。 他救了她,而她以命脉相酬,很公平。 他一直知道,而她也从不隐瞒这一点。 也就是说,若三年前救她的人不是他,她仍会如此。 该死的她!她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伤人?而她却连一丁点儿都不愿意掩饰,一再践踏他的自尊后,甚至不认为她该愧疚。 "依凤、依凤--"他喃喃低回。"你有负此名。" "告诉我,你的名字?"当年,她身子逐步复原后,他曾如此问过她。 所有人都有备觉不可思议,那样一名几乎已踏入鬼门关的人儿,仅余一丝淡不可闻的生息强自撑持,多少大夫摇着头徒叹奈何,可她却凭着强韧的生命力,以及他无坚不摧的意志,力挽狂澜。 足足三个月,他衣不解带,寝未沾枕,日日亲侍汤葯,请遍了名地名医,所费苦心不在说下。 问他为何能够对一名陌生的女子做到这等地步?他总是笑而不答,只除了偶尔有人听见他在昏迷不醒的她耳畔,轻轻重复着同一句话-- "是你要我救你的,你想活,所以我救了,并且用尽全力,你若愚弄我,信不信我会将你弃尸荒野?" 多么极尽温柔,也极尽冷酷的话语。 就这样,他由阎王手中夺来了她。 就在她醒来后,筋疲力竭的他也倒了下去,大病一场。 她相当清楚,今日她能存活于世上,是他以多少心血所换来,所以当他询问她的名字时,她反问:"公子先说?" "凤千袭。"他照实答了。 于是她道:"依凤。" 语意不言自明。 一句"依凤",决定了她往后的人生。 她知道他想起了什么,沉静道:"依凤自认不负此名。" "是么?"他又笑了,低低浅浅,分不清是嘲弄,抑或有几分真心。 她让自己名唤"依凤",可事实上,她却从不依他。 好一个"不负此名"。 "若真依我,你可曾真下知晓我要的是什么?" 她微愣。 他要什么?这很重要吗? "一生相从,难道不够?"此刻的她,眼中真真实实浮现疑惑。 她果然不懂。凤千袭悲哀地发现了这一点。 "一生相从,是吗?那若我死了呢?黄泉之下,你可还会相从?" 依凤眉心一蹙,显然问住她了。 "你不会,对不?"他自嘲,代她道出答案。"不论是我还是你,只要有一方死去,便代表承诺终了,你完成了你的誓言,如果先死的人是我更好,你只会觉得解脱,或许还会感到开心,因为你自由了!" 是吗?是这样吗? 她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会真像他说的那样吗?如果他先她一步死去,而她无力护之,那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她试着模拟,却给不了自己答案。 "公子言重了。"她只能这么说。 为什么不反驳?默认吗? "是言'重',还是'言中'?"他深深讥刺。 她张口欲言,却以无声作结。 该说什么?挖空了脑中少之又少的词汇,却不知从何说起,无感的心绪,难以回答他他任何一个问题,她真的不晓得她会开心,还是悲伤。 "不必为难了,我懂。"这便已够他心寒,还须再听什么?等她承认吗?他何必去等待那样的难堪? 原先本是负气而言,却没想到,她真抱持这般心思? 忠于诺言,她必须护他周全,可心底却又盼着他死,让她能不誓言地摆脱他! 难道留在他身边对她来说,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教她千般无奈,万般不愿? 是呵,怎会忘了,她是怎生冷情! 而她,始终不曾正视他,默默垂首为他布菜。 咚!他突然放下碗筷,胃口尽失。 "我到于府走走。"起身走了两步,他沉声道:"别跟来!" 她顿住步伐,仰首看他。 而他,寒着脸,拂首而去。 若论起凤、于、君,三家的渊源,那便得由上一代谈起了。 说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确有其奥妙之处。 当年的凤九霄,曾是当武林盟主,一身侠情傲骨;而经商为业的于传礼,为人亦是急功好义,乐善好施;至于君无念,人如其名,无妄无念。或许,能成为"知命脉门"的传人,多少都已观尽机先,看透世情了吧? 这三个生活背景截然不同的男人,却能够凑在一起,并且一见如故,而这缘分,也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不可讳言,这三个男人,都是极出色的当代奇男子,而他们的儿子,更是应了那句:山河代有才人出,各领数十年。 出身于武林第一世家的凤千袭,性子或许有些狂,总不失侠情,如果不是在十七岁那年遇上她的话… 拥有一张世间少有的俊美容颜,而他又过于邪魅轻狂,是以,只要是女子,不在第一眼为他所惑,甚而失魂倾醉的,几乎是少之又少。 难以想像,十七岁之前,他曾是豪情潇洒的耿耿君子。 如今的他,过于沉晦难测,时而狼荡轻佻,时而沉郁易怒,谁也不懂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到于自幼生长富贵之家的于写意,举手投足间,自有股独特的优雅与尊贵,不俗的家世、相貌以及气质,令他成了全京城待嫁闺女芳心暗属的翩翩佳公子 两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凤千袭勾挑的对象只限于青楼艳妓、空闺难守的寡妇,而于写意却在无意之间,挑惹得一堆端庄闺女春心荡漾后,犹不自知。 认真说来,唯一全无桃花缠身的,也只有君楚泱了。 知命门传人,历代以来,多少具有洞烛天机之能,差别只在于或多或少。或许正因泄尽天机,君家世代一脉单传,人丁单薄,而君家男人又个个命不久长,至君无念时,甚至没活过三十岁。 而知命门传至君楚泱这一代,谁都清楚他远远超越历任先祖,观天象、卜吉凶,不曾有过误差,预知能力强到什么境界,谁都摸不透。 君家命薄的男子,生受得起如此强大的能力吗?这样的君楚泱,又还能再活多久?五年?十年? 君无念已是一例,由不得他们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