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3/3页)
不少,但仍有他表现自己才学才华才干的直接机会。 钱惠青呢,完全不同。一站到人前去,明显地被丈夫的光芒掩盖,她是彻头彻尾的附属品。 这还不打紧,人们对她这种附属品,也是要求的。譬如说,一般沈沛昌的上司、下属以致于业务对手,都认定才高八斗,英明神武的沈沛昌应有个在学养见识上与他等级齐量的太座,那才叫好。 钱惠青无端端的要备受众人的批试与考验。 在香江,一旦跟在丈夫身边出席商政界的重要宴会,何只要言行得体,且要出众。 很多时一谈到时事分析,别说钱惠青力有不逮,就算要她对新闻发生兴趣,也是困难。 她可以及领意视诹的只是坊间的影视衷漂。 这还不打紧,最令她难受的是,不住出席香江的名流夜宴,她那一袭袭以沈沛昌银行信用咭买来的名牌货色,在那种场台,完全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分明的不起眼,极其量是拿个合格成绩而已。 不合格的成绩当然是首饰。说到底沈沛昌的发迹,在各大富贾之中,根本不是一回事,自无能把妻子在这方面装扮得宝光流转,金碧辉煌。 再下来的一件事,更要命。 在高贵的香江扬合,一定得以流俐的英语应对。 这就是钱惠青的致命伤了。 钱惠青不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然,中学毕业之后,如念了两年商科,英文程度是真正高不到那儿去的。 这不怪她,根本上别说是中学,就算很多大学毕业生,要他站在洋鬼子面前口 若悬河,实在是太艰难的一回事了。 中英文水准的普遍低落是香江这两年来不容否定的社会现象。无他,青少年一代太多节目,因而直截了当地削弱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加上五、六十年代流行英文歌与西语电影,这以后,广东歌与电影崛起,青少年又大大损失了一些非常能寓教育于娱乐的机会。 钱惠青少年十五二十时,还真是活泼好动的一个少女,书念得不怎么样,更不注重第二语言的进修。只为人长得五官秀美,偶然脸上长些青春豆,也不碍她吸引异性的能力,于是在同济之中倒算相当受欢迎。 沈沛昌在大学毕业那年,于一个舞会中认识钱惠青。当晚,他见得她美丽。这以后保持了来往,直至沈沛昌学成回港,在社会上站稳了阵脚,给家里头一催,就水到渠成了。 婚后的钱惠青更谈不上甚么进修了。况且丈夫在事业上的发展成绩太凌驾于她的心智进取上头,既然追不上,钱惠青干脆放弃。 夫妇二人在学识与品味上的距离一远,沈沛昌回到家去就更不便给妻子报道外头商业世界的事。讲不明白的道理是白讲,更何况教育一个没有兴趣接受教育的人是枯燥无味,吃力不讨好,甚至是烦恼的。 沈沛昌在家里头于是成了个沉默文言的人,他的言论才干理想,通通留待在人前表现。 钱惠青刚刚相反,她在沈家像只开笼雀,吱吱喳喳的,每天每夜都好言好语好动,非常活跃。只是一站到人前去,她就被迫变得温文雅称,少于发言。 钱惠青其实有小聪明,她深明献丑不如藏拙的道理,在那起翻云覆雨的达官贵人面前,轮不到她有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倒不如扮演依人小鸟的角色还稳阵兼化算。 当然,有某些场合,出现了某些埋身rou转战,实在也轮不到入不招架。谁的功夫斤两如何,一交手,立即无所遁形。 那晚,在他们作出移民决定之前,是钱意青坚持要沈沛昌带地出席那个欢宴上头政要的晚宴的。 钱惠青原本有她的如意算盘。在沈沛昌两个女人未分谁胜谁负时,她偏偏要在那起富贵场合亮相,乘机炫耀自己名正言顺的身分与地位之骄贵,意图煞一煞对方的威风。 钱惠青悉心打扮赴会,临出门时,在镜前时了几个身,自觉相当满意才成行。 晚宴在六星级一流大酒店举行,先在位堂前举行的酒会,真个衣香鬓影,万头攒动,极尽堂皇富贵之气氛与架势。 沈沛昌说到底是财经大机构的要员,一脚踏进酒会,四方八面都是熟悉的业务朋友,忙不迭地跟各人打过招呼之后,就三五成群趁机商谈政事与业务。 这等表面上是风花雪月的场台,实则上是很多商政大事研讨与决议的好时机。 很简单的一条道理,企业商贾与政治家都喜欢假借自然的场面与气氛,轻松地试探目标对手的动静口气,一旦发觉能在某一宗事务上有机会合作,翌日立即嘱咐手下正式积极联络进行。如果试探出口风有异,彼此也只不过当作闲谈,容易下得了台。 笔而,跟在男士身旁出席这起宴会的女人,其实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未到入席之前,必须设法照顾自己,否则,甚多冷场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