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到処演说煂命 (第1/2页)
第201章 到処演说煂命 这时,淳亲王载澧从德国谢罪回来,力言外邦的文明,西太后知道大势已变,非实地改革一下不行。于是,先把屈死的大臣一一复了原官,入贤良祠受祭。 将珍妃的尸首打捞了起来,以贵妃礼节安葬。一面下诏实行新政,凡旧日康梁所条陈的废科举、兴学堂等等,从前所不赞成的,现今却都一件件地实行了。 然宫中自经这一次大创后,不但实物的损失,就是侍候西太后的那些妇女,也多半走散了。还有绘画的缪素筠也生病死了。李莲英的meimei又出嫁了。端王的福晋因端王遣戍新疆,罪妇不便入值。 其他所有的,不过一个寿昌公主而已。因此,西太后觉得十分冷清了。这个当儿,庆王之女珍珠随着福晋进宫。西太后见她伶俐,便命留在宫中。 那珍珠是往东洋留过学的,闲谈之间,讲起日本的妇女到中国来学习养蚕,学会之后再研究种桑的方法,她们准备自己去种桑养蚕了。因日本人对于蚕桑也列在农学里面,很是重视的。可惜日本气候不对,养蚕终是不发达的。 西太后听了,顿触起她的好奇之心,便对珍珠说道:“古来的帝后也有养蚕织布的,咱们怕做不到吗?” 当下传谕旨出去,叫在江南地方挑选清秀的妇女二十人,送入大内养蚕。又令在民间弄来桑树的种子,叫内监们种植。不到几时,乡间民妇送到了,西太后便另辟一室,看这些妇女在里面养蚕。蚕既做了茧子,随即取丝,买了机轴,织起绸来。 一时在大内的人终夜闻得机声不绝,却是西太后督导女工在那里织绸缎,但这一批女工大都是有夫之妇,西太后准半年回家一次。 平日在宫中的时候,赏赐也很优厚:每织成一匹布,赏银四两。织绸一匹,赏银十两。倘逢着时节,便得加赏二十两。 有时宫中演戏,也得赏赐瞧戏。乡中的民妇受这样的宠遇,也要算是难得了。所以,一班出入宫禁的民妇,眼光看得很大的了。有一次,江南的民妇因蚕事将兴预备进京供职,但在起身之前,照例须地方官员遣发。 其中一个民妇因不听县官的吩咐,知县叫差役把她驱逐出去。不料那民妇也大怒道:“我在太后宫中,大大小小的官员真不知见过多少,却来怕你一个县官咧。”说罢。 就要动手来打,幸亏同伴将她劝了回去。知县因恨她不过,拿这民妇的名儿取消了。其他的民妇到了京里。 西太后一点却少了一人,问还有一个哪里去了,那民妇将知县留难的话告诉了西太后。西太后忙令传谕,到江南指名要这个民妇进京需用。知县没奈何,只得照常遣送。当临行的时候。 那民妇把知县大骂一顿。知县连气也不敢喘一声呢。这且按下不提。再说宫中自西太后回銮后,不时发现怪异,有时桌椅无故自移,或屋中有步履声音,一经往视,便寂然无声了,但等人一走,那声音又复响了起来。 而且一天厉害一天,甚至有形迹出现。一班宫女常常见珍妃在宫中往来走着,近看时又不见了。 这种谣言渐渐传到西太后的耳朵里来,西太后很是不相信,后来也亲自目睹过一次,方才和内臣商议祈打的法子。侍郎裕昆主张用喇嘛来打醮。讲到喇嘛,本红黄两教,他的祖师,一个叫达赖喇嘛,一个是班禅喇嘛。 其教始兴在蒙古。当世宗的时候,喇嘛势力很大,因为那时诸王竞争继统,圣祖很相信佛教,也极是赞成喇嘛。所以世宗也供养着喇嘛,以备篡位时做个助手。 世宗既登了基,喇嘛的势力越发大了。只就永隽殿和雍和宫两处,那喇嘛已很不少,而且一样的干预朝政,一般地卖官鬻爵。无卿的官僚往往无可设法时,便去奔走喇嘛之门。结果,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