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1章肃宗不明是非 (第2/2页)
杨玉环在佛堂里自缢了,临死的时候,杨玉环也没能再见到李隆基一面,至于杨玉环的两位jiejie早就被将士给乱刀分尸了,马嵬驿之变也因为杨玉环的自缢彻底的结束了。 杨玉环自缢的时候才三十八岁,可怜一代红粉佳人,终落得个香消玉陨的下场,杨玉环死了,可她的美名却流传了下来,因为诗仙李白的《清平调三章 》杨玉环成了历史上四大美女中的醉美人。兵变结束以后,陈玄礼等就向李隆基“谢罪”道:“国忠挠败国经,构兴祸乱,使黎元涂炭,乘舆播越,此而不诛,患难未已。臣等为社稷大计,请矫治罪。” 事到如今,李隆基也看开了,既然杨玉环已死,现在再追究责任似乎为时已晚了,再加上现在他手上的权力几乎都被架空了,这事也只得作罢了。 次日,李隆基和高力士等人继续向着剑难道行去,而李亨却带着兵马跟李隆基分道扬镳了,他们去的方向是事先计划好的灵武。 李隆基一行于七月二十九日(庚辰)终于到达成都府,从长安城到成都府用了整整的四十六天时间,将士官吏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仅仅二十四人而已。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第一个经理“避寇出奔”的帝王。 八月初二颁布了《幸蜀郡大赦文》这一纸大赦文也是李隆基作为皇帝颁布的最后一道诏书,标志着唐玄宗的统治时代结束。 李亨等人在灵武休整了一段时间以后,进入灵武一切安排就绪后,裴冕、杜鸿渐与崔漪等人,劝李亨登基称帝,以归中外之望,李亨连续推脱五次以后,八月十三日终于在灵武即位,八月十八日,命左相韦见素、宰臣崔涣等带着传国宝玉册到灵武,举行“传位”仪式,李亨也就是以后的唐肃宗了。 尽管李亨在灵武登基是子夺父业,难免有“不孝”的嫌疑,但是,在大唐如今这样的环境里,人们翘首以待的不是一个弃战而逃的皇帝,而是一个敢于挑起抗战重任的君主,至于是谁?倒是次要的了,李亨登基倒也算是顺从民意。*** 时间如飞,转眼之间,马嵬驿之变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李魏一家人开心的生活在太湖湖亭小筑,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再也没有去过问,似乎所有人都已经将大唐这最恐怖的地方和这些人给忘记了一般。 三年的时间里,张良娣始终坚持的站在李亨的身后,在最开始的时候,张良娣甚至于不顾李亨的反对,亲自入战场帮助士兵们缝补衣服,敷药,张良娣的所作所为在大唐士兵里得到了认同。 而李亨也遵循了当初他与张良娣之间的约定,在他登基之后封张良娣为皇后。李亨其实说起来,也是一个非常不幸的皇帝,在大唐最危难的时候临危“受命”组织军队反抗安禄山的叛乱。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内杠,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乘机反攻。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六月、十月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 干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 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 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李魏淑婉万赶来救援安庆绪。干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