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第1/4页)
第169章 还有五天便是除夕,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也将来临。在这新老交替的时候,襄阳城最不景气的行业无疑是客栈业。 因为年关将近,外出的客商、旅人思乡情浓,俱都收拾好行囊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了。无论这一年有多么的艰辛,只要能回到久别的家中,看到父母、妻儿温暖的笑脸,那么一切都会是值得的。 但即便是这样的日子里,还是有些人仍然要漂泊在异地的。或者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家,或者是他们有家却归不得,又或者是有比与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做…城北东升客栈。门口的梧桐树已是光秃秃的了,片片凋零的落叶在风中飞舞。 陈掌柜站在柜台中望着门外,心情有些郁闷。店里的客人已走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几个都是一直拖欠房钱的穷酸鬼,照这样的情形下去,只怕今年年关有些难过啊。 想起这几日家中婆娘的絮絮叨叨,陈掌柜的脸更是如苦瓜一般难看。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疾风暴雨般的马蹄声。 却见一支马队由长街的一端疾驰而来,在店门口嘎然而止。莫非是有生意上门了?陈掌柜精神一振,连忙走出柜台向门外迎去。还没走出门口,门外已窜进一条大汉来。 “掌柜的,有上好的房间没有?”那大汉开口便问。陈掌柜瞄了一眼那大汉,却见他身形魁梧,浓眉大眼,颌下微有短须,单薄的衣裳外仅裹着一件兽皮。 天气虽冷,可那大汉却没有半丝寒意,微微敞开的衣襟下的赤裸胸膛上竟似还有热气冒出。陈掌柜啧啧称奇,口中却已忙不迭地回答道:“有有有!请问客官要几间房?” 正说话间,门外又走进了六个人来。各人装束大同小异,身上均裹着一件兽皮,而居中一位年三十岁许的汉子,器宇轩昂,龙骧虎步,自具一股逼人的气势,他的皮肤黝黑,两眼如电,一把浓密的络腮胡几乎将整张脸都盖住了。 陈掌柜阅历丰富,一看便知此人是这些汉子的头领。那六人连看也不看陈掌柜一眼,径自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当先进来的那位大汉道:“我们要四间房。” 同时,他从怀里掏出几锭银子塞到陈掌柜手中,又道“这些是房钱。你先叫人去门外把我们的马匹料理好,再给我们准备一桌上好的酒菜。” 那汉子说完之后,便朝同伴走去,一同坐下。陈掌柜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足有三四十两之多,不由眉开眼笑,高声道:“各位客官请稍候片刻,酒菜一会儿便上来。” 陈掌柜招来一个伙计吩咐下去之后,亲自沏了一壶好茶端到那桌上去,并嘘寒问暖了一番。“掌柜的,听说你们襄阳城的温家这几天在cao办喜事?”就在陈掌柜准备离去的时候,那头领突然问道。他的嗓音醇厚温和,一听便让人心生好感。陈掌柜忙笑着问道:“客官哪里来?也知道我们襄阳城有个温家?” 那头领微微一笑,道:“我们是从关外来的客商,手里有一些上好的皮货想卖到温家。”陈掌柜惊讶道:“原来客官从关外来。眼看着快过年了,怎的你们还要在外头奔波?” 那头领笑道:“世道艰难,为了养家糊口,辛苦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事。掌柜的,温家当真在cao办喜事吗?”陈掌柜笑道:“是啊!温家的大小姐要出阁了。不过听说新姑爷是入赘到温家的。” 那头领又问道:“那位新姑爷的人品如何?”陈掌柜笑着摇了摇头,道:“如温家那等大户人家,我们平日里根本巴结不上,哪里会知道那位新姑爷的人品怎样?不过…”说到这里,陈掌柜欲言又止。那头领从怀里掏出一锭碎银塞到陈掌柜手中。 “这怎么好意思?”陈掌柜嘴里虽然这么说,可银子早已毫不客气地放入袋中。既然拿了人家的钱,嘴巴自然也就松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听说温家的新姑爷原来不过是一个拉皮条的龟公,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被温家大小姐看上了…” 那头领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大名鼎鼎的鹰刀何时成了龟公了?真是笑死我了…掌柜的,你不用再说了,你走吧。” 陈掌柜待要分辩几句,却早被人推开了。那人膂力极强,轻轻一推,陈掌柜一个趔趄,几乎当场摔了一跤。陈掌柜情知有异,不敢再多费口舌,吞了吞口水径自去了。 “少场主,方才那几两银子真是可惜了,什么也没能打听出来。”待陈掌柜走远之后,一人笑着对那头领道。那头领微笑着道:“也不能这么说。至少,我们已经知道鹰刀的为人颇为低调,不是那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 否则的话,以他的名头又怎么可能被误会成是一个拉皮条的?呵呵…”众人不由跟着嘻笑起来。接着又说了几句闲话,过不多时,店伙计便端着热气腾腾的酒菜上来了。 这七人喝起酒来并不用酒杯,而是换成大碗,一碗酒斟满一仰头便灌了下去,直如喝水一般,眨眼间,桌旁已堆了十几个空酒坛。 如此海量,只看得陈掌柜又惊又喜,惊的是怕这伙人喝醉了闹事,喜的却是酒品如人品,这帮人喝酒如此爽快,付帐的时候必定不会小气,自己无论加多少“花头” 在酒钱里,他们恐怕也不会计较。“这酒喝到嘴里软绵绵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