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天气太冷 (第2/2页)
过耳熟能详,被木过揭穿自己显赫身份,杨过思想在激烈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再也不是一个单纯喜欢黯然销魂的神雕大侠。 放开灵魂意识的杨过,在被吞噬之前,濡沫万分地道:“你一定要照顾好mama!”灵魂同样一阵模糊的木过,充满禁忌地道:“当然了,她是天下最好的mama,我一定会很喜欢mama的。” ***一身俭朴装束的穆念慈,轻轻地用手中粗布条擦拭着杨过身子,另一手轻撑着憔悴的脸颊,好似阻挡风中残烛摇摇欲坠的娇柔身躯倾倒一样。 “杨康,念慈知道,你虽然贪图荣华富贵,其实心地也是很善良的,不会对我们的儿子下毒手,过儿现在的情况,不是你所造的孽!” 足足半月时间不解衣衫地守候儿子,穆念慈一对眸子中却时而浮现出几缕精光,薄薄的性感双唇不断翕合,正为幽灵般神秘的杨康辩护着,似乎以如此的方式,洗刷掉杨康身上过往业障。 而牛家村所在的临安府,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茫茫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少见降下如此长久的大雪,引得楼前窗边人头攒动,齐齐向外凝望。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豪门贵族,不分身份高低一起分享着这场三十年才遇的瑞雪。天空中悬挂了足足半月的蓝色光柱,仿佛一条蓝带围绕在整座临安府上方。 带上那一丝丝似乎从天穹飘溢而出的仙气,让观赏雪景的百姓们,多了一一件津津乐道的事情,也困恼住了想要偏居临安一隅、‘立志’做个安乐帝王的赵宋官家。 宋室南渡后,自绍兴八年定都杭州、改称临安府后,就不断修缮加固临安府,使之成了内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南靠钱塘江、西濒西湖,由“宫城”与“外城”两部构成的南宋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凤凰山麓,有大内、皇城之称的宫城,正是偏居一域的南宋政治核心之地皇宫。文武百官觐见的南门,由春秋时代的吴越通越门改成了丽正门,构成了通往宫殿的三重大门,每重皆金钉朱户,画栋雕甍,覆以铜瓦,镌镂龙凤飞骧之状,巍峨壮丽,光耀溢目。 门上还筑有御楼,门外两旁排红杈子,戒备森严,兵甲闪烁出道道寒光,令人几乎望而却步。天子殿上,一贯连祖制早朝也很少上的宋理宗赵昀,现在却一副忧心忡忡的凝重神情。 纵欲过度的深陷双目,首次圣威灼灼地在殿上两列臣子身上一一扫过。“众位爱卿,连日以来,国师三番五次地向朕禀报气候反常,是大大的不详征兆。何人能为朕解惑,我大宋江山到底有何忧虑啊?” 如果不是天气不允,宋理宗早就将所有乱咬舌根的“反民”统统打入天牢了,近百年来总处于外患连绵的临安朝廷,忧虑从来就没有真正解除过一日,可是,这样的忧虑,却没有人敢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启奏给享受着歌舞升平的龙庭上帝王。 数十臣子背后都直冒冷汗,眼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前面的宰相大人。“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空正北方向华光大胜,连日不去,是上天神仙们眷恋我朝风华地貌,不忍早早归去。 并且,上天为皇上的明治武功而降下福祉,预兆本朝江山社稷长治久安,…”成千上万字的称赞话语,让数天心头惴惴不安的宋理宗,龙颜大开,满脸欢笑地结束了早朝,带着马屁拍得到位的大臣欢喜地回到后园。 众朝臣在丽正门外分手而去,一个年约四十身形瘦削的中年人,一直等到将近中午十分,才打发回随行侍卫,单骑风驰电掣地驶出了皇城。 行走了十余公里,中年在一条小巷拐角束马进店,吃过午饭,与店家咕哝一阵,寄马钻入小巷步行前进。在小巷尽头,栽种了二三十棵青松,组成了一座奇异的怪阵,将一座残破寺庙隐藏到了烟雨迷蒙的幻境之中。 口中不断地念着一个个位置,中年仿佛大战一场地擦拭掉头上汗迹“这个九宫阵,真是厉害!”疾步直入内院的中年,不断舒展着紧蹙剑眉,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右手,轻敲了三下院门。 “爸爸,真是你啊?姑姑一直都在念叨你该到了呢?”一身淡青色道袍,挽着高鬟的小道姑,微显急色的娇俏小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急不可耐地将中年拉了进去。 一手帮他轻弹身上雪花,一手急促地将院门关上了,中年冷静面庞上浮现出欣慰笑容,关切地说道:“小玉儿,天气太冷,一定要注意保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