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皓月无影 (第2/3页)
礼仪,称“皇家寺院”开封作为宋朝国都,在经历宋代商业分繁荣,开封在当时号称是“富丽甲天下”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 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其气宇非凡。大相国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五五五年),原名建国寺。 传说中,原为战国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 寺名,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大相国寺真正闻名天下,还是因为宋朝,大相国寺作为当时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为名动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时期辖六十四禅院、占地五百四十亩。 宋太宗、真宗均出资对大相国寺进行大修,寺内更是名僧辈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唐睿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为寺院题额;吴道子、石抱玉、车政道、李邕、王温、杨惠之等或留下壁画、或留下塑像、或留下碑刻;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梅尧臣、赵明诚、黄庭坚等人所写有关此寺的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赵普、寇准、狄青等名相、名臣,均在此留下足迹。 香烟缭绕,彩幡成飘舞;梵钟之音,远播千里。宋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曾率第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杨皓承赶到大相国寺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全国四面八方的人全部涌到大相国寺,皇亲国戚,达官贵族,还有大小官员等等,早已占据了最好的位置,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无法靠近。 可是围观和赶来赴会的人还是骆绎不绝,将大相国寺堵得严严实实,京城通往大相国寺的道路整整塞了十里… “原来中国人多,并不是从毛泽东年代开始的!”杨皓承不由感叹中国人多是有悠久的传承历史。这等场面,就算让自己挤进去,恐怕要在这数十万人中找出傅依娜来,也会比大海捞针要困难得多。 杨皓承无奈的摇摇头,想想自己答应老婆们三天将傅依娜追回来,这难度恐怕要远胜三天娶一百个老婆啊! 阳春三月,开封的山野已经是翠绿欲滴。道路两旁,奇花异草怒生。杨皓承无奈之余,只能沿途欣赏这红遮翠障的秀色。蓦然间,一阵叮叮当当的马铃响声从他的身后传来。杨皓承抬头一看,只见一匹骏马飞奔而来,转眼之间,便到了自己跟前。 杨皓承一看,眼前这匹马上的骑手,竟然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一声红色劲衣,面容异常的秀丽,宛若天仙,一双明净的眼睛,如一泓清泉,眼角眉梢,掩不住的聪明伶俐。 “臭小子,看什么看?没见过本姑娘这样漂亮的美女吗?”那少女是一点也不客气的对着杨皓承喝道。杨皓承对这样的小飞女倒也是见多识广,微笑的道:“你不看我,又如何知道我看你!” “我明明看见你先回头看了我!”那美女竟然跟杨皓承较真起来道。杨皓承一点不逊色于她的赖皮道:“是你看见我回头在先,我才能看见你。” “狡辩,无赖,色狼!”那美少女毫不讲理的怒道,突然见她手上金光一闪,一件黄澄澄的暗器朝杨皓承的胸口飞来! 杨皓承微微一笑,也不见他如何躲避,暗器就从他身边滑过!细眼一看,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铜马铃,不禁好笑起来,原来这美女跟自己开玩笑,并不是用真正暗器伤害自己。 美少女在马背上一阵大惊,道:“你…你会戏法?”杨皓承微笑的道:“戏法?我不会变,只是姑娘你命中率太差了!” “你再试试看!”那美少女说着,又是一个铜马铃射向杨皓承。杨皓承这次非但没移动身位,动也不动,轻轻的伸出食指和中指一夹,那铜马铃便乖巧的落入了他的手中。只见他细细端看之后,微笑的道:“谢谢姑娘送我这么漂亮的铜马铃!”说着,竟然把这铜马铃收入怀中。那美少女正要发作,只见前方走进来两位中年汉子,前面一个身材瘦小,却行动敏捷,后面一个却生得白净,一表斯文,一双细眼,带几分轻佻。 杨皓承一眼看出,这两位人不怀好意。那白净汉子看见了貌似天仙的少女,用手肘轻碰瘦汉,说:“三哥,你看,这有一位漂亮的小雌儿。”瘦汉也向少女打量一眼,点点头,笑道:“果然不错,是漂亮。” 那美少女心里已经有了恨意,可是表情还是装作不知道一般,向着杨皓承问道:“我说呆子,什么叫漂亮的小痴儿哪!一个人痴痴癫癫的,会漂亮吗?” 杨皓承一愣,实在没有想到这美少女面对不怀好意的人,竟然可以表现出这般的天真风趣,当下心里又是好奇,又是期待。两个汉子听了美少女的话,不由的大笑,相视一眼:“这小雌儿有趣。” 白净汉子又说:“三哥,把这小雌儿弄来乐乐,好吗?”瘦汉说:“五弟,别乱说。”“三哥,这怕…”白净汉子话没说完,突然惨叫一声,双手掩目,跌在地上。美少女笑起来:“呆子来看哪,那汉子怎么跌倒了?” “我不是呆子!”杨皓承严重的纠正美少女的错误。瘦汉子初时一愕,俯身问:“五弟,你怎么样了?” “三哥,我中了暗器,眼睛看不见了!”瘦汉一看,只见五弟一双眼睛流出两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